为全面推动青少年儿童历史文化教育,太原市博物馆于2025年9月依托基本陈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特别推出“锦绣太原校园研学”线上课堂(共计10节课程)活动。日前,该课程在太原市实验小学再度创新突破,正式开辟“线上课堂”新板块。
太原市实验小学与太原市博物馆“馆校共建”合作,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早已成为本土文化育人的标杆范例。“线上课堂”新板块的开设,是太原市博物馆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深化育人实效的新举措。在首次“线上课堂”中,太原市实验小学郭清老师化身太原市博物馆教育合伙人,对市博藏文物展品如数家珍,特别承接线上课堂活动在校内落地实施。
线上课堂以“小主题、深挖掘、短时长、高沉浸”为核心定位,精准契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学习节奏。每节课程仅用30分钟,聚焦一个具体文化主题,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解说,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感知、易消化的知识养分。课程内容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涵盖“穿越春秋·探秘赵卿墓车马坑”“北齐风尚·解码古人服饰密码”“千年龙城·太原历史寻根”“北朝瑰宝·文物背后的故事”等多个维度。
在春秋主题课中,高清镜头带领学生俯瞰赵卿墓车马坑全貌,近距离观察战车的细节与组装结构,解说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两千多年前的晋阳古城,感受春秋争霸的恢弘气势;北齐服饰课通过文物实拍、复原影像与动画演示,详解衣料材质、裁剪款式与配饰寓意,让学生直观理解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与审美风尚;太原历史寻根课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春秋建城、隋唐兴盛、明清传承的关键节点,用地标建筑、历史事件讲述本土文脉,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北朝探秘课则聚焦博物馆馆藏文物,从陶俑的神态、壁画的色彩中解读古人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
“线上课堂”的创新模式彻底打通了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一道屏障”,成功解决了实地参观受时间、场地、频次限制的现实难题。无需奔波往返,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真听、真看、真感知”,高清视频呈现的文物细节、生动形象的场景还原,让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实现“一课一得、吃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
来源:山西晚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