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满城金彩,让诗意景致点亮城市经济新篇
以夏之热忱 赴港城秋约
深秋时节,如果您漫步于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定会为眼前景象所触动:昔日绿意盎然的林木,已悄然披上盛装——银杏树鎏金溢彩,五角枫层染霜天,红、黄、绿交织一片,美得就像一幅油画。海风拂过,落叶翩跹,为这座城市平添几分深邃与静美。
这么好的景色,自然不会被辜负。每逢晴日,人民公园、新世纪公园等各大公园人流如织,市民举家出游,或漫步,或小坐,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限定版的斑斓秋色。孩子们欣喜地捡拾着形态各异的落叶,仿佛要把整个秋天收藏于手心。不仅是公园,海北路上的银杏大道,宁海大道上的枫林大道,这些特色景观道路也汇聚众多寻觅美的目光。驱车行进其中,人在景中,景随车移,美不胜收。这个自发形成的“赏秋潮”印证:高品质的城市自然景观,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市民迫切需要的、能够有效提升公共生活品质与幸福感的“刚需”。
秦皇岛素以夏季的清凉海风闻名中外,“避暑胜地”是我们最闪亮的标签。而如今,这片惊艳的秋光,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秦皇岛的旅游魅力,又多了一个向多彩四季拓展的渠道。秋天的层林尽染、天高云淡,与夏季的碧海蓝天、浪涌沙滩,风格迥异却又相辅相成。这不仅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我们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契机。秋景,理应成为与夏景并驾齐驱的秦皇岛旅游新亮点。
面对这份自然的厚礼与市民的热情,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围绕“赏秋”做些文章。小的方面,在公园内划定特定区域设为落叶保护区,允许落叶自然堆积,供游人聆听脚步声、取景拍照;也可引进叶脉画创作,开发艺术相框、叶脉书签、特色香氛、主题明信片等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将秋色“带回家”。大的方面,通过策划秋季摄影大赛、红叶文化节、金秋徒步大会等特色活动,整合山海与森林资源,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助力港城从“一季惊艳”迈向“四季常青”。
城市管理者也应该行动起来,开发好、维护好、管理好这些秋景资源。这意味着更精细的园林养护,更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休憩座椅、观景平台、公共卫生间、公共停车场等,让这份美丽不仅可观,更能长久、舒适地被市民和游客享用。
让市民的相册,成为城市最好的宣传片;让本地的赞叹,化为吸引八方游客的强音。当我们像对待夏天一样,用心经营秦皇岛的秋天时,我们所收获的,将不止是一个延长的旅游旺季,更是一个具有韧性、富含魅力、真正实现四季繁华的活力之城。这,既是对自然馈赠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远投资。(作者:卢冀明)
来源:秦皇岛日报
编辑:李志财
见习编辑:高春梅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