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头掠过西昌的青瓦飞檐,当摩梭甲搓舞的鼓点与邛海浪声共鸣,这座“月亮之城”的文化密码正被全国观众解析!11月15日,《非遗里的中国》四川·凉山篇热播后,西昌的建昌古城、邛海湿地、泸山三大取景地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目的地。
今天,小编就带你用“央视同款视角”玩转西昌,解锁文化深度游的N种打开方式!
第一站
建昌古城
穿越600年的“非遗活态博物馆”
【央视镜头亮点】
节目组在古城门、大院、街巷中捕捉到彝族银饰锻制、漆器髹饰、绿釉陶瓷等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镜头里匠人指尖的火光与游客的惊叹交织,让千年古城瞬间鲜活。
【必打卡玩法】
1. 触摸城墙上的时光密码
在建昌古城,一街一巷都镌刻着时光记忆。漫步其间,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古老的砖石承载着无数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用心聆听青石板路上回荡的足音,想象曾经繁华的市井生活与今日的宁静交织成画。
2. 非遗工坊沉浸体验
吉库金银手作店:彝族银饰第十三代传承人吉库古坡的店铺里,你可以亲手敲打银片,制作一枚带有太阳纹的挂坠。店内还提供轻量化设计银饰,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时尚火花。
漆器制作工坊:在非遗匠人指导下,取天然漆料,亲手绘制一朵象征彝族风情的马缨花,亲手打造的专属漆器可带走,让这份独一无二的旅行记忆,满载非遗温度。
3、走进“大院” 感受生活的恬静
夏家大院和张家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驻足。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历史的沉淀与生活的恬静。
稻鸿书院则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古朴的书架上陈列着各类经典著作,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无论是细细品味建筑之美,还是静静享受片刻安宁,这些“大院”都能满足你对静谧的所有想象。
4. 夜游古城:烟火与文艺的双重奏
避开白日喧嚣,夜晚的建昌古城更具烟火气,暖黄灯光下的青石板路更显古韵。月色里,还可以沉浸式体验一场《建昌迷踪》“剧本游”,在解谜中“回味”古城商帮往事。
5.美食地图
这里,也是美食“天堂”。焦脆爆汁的火盆烧烤、串烧,藏在老宅里的清汤锅底,暖心又暖胃;炸串、手烫凉粉、红糖糍粑等各类小吃同样一绝,边走边尝,满是地道市井烟火气。
第二站
邛海湿地
会“呼吸”的自然课堂
【央视镜头亮点】
节目组在邛海之畔记录摩梭甲搓舞的原始韵律,镜头里舞者身着百褶裙,踏着鼓点旋转,与湖风山韵共鸣,诠释“非遗源于自然”的生态智慧。
【必打卡玩法】
1. 环湖骑行/自驾
-路线推荐:火把广场→湿地三期入口→观鸟岛湿地公园→月色里→金粼沙滩→小渔村。
亮点:湿地三期适合跑步骑行,观鸟岛可喂鸽子、露营,金粼沙滩的水上栈道是日落最佳观赏点。
2. 泛舟游湖、湿地观鸟
邛海是“候鸟天堂”,可选择泛舟湖上,带上望远镜,观察红嘴蓝鹊、画眉等300余种鸟类,记录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3. 湖畔美食
邛海宾馆后门游船码头:黑天鹅咖啡馆的湖景下午茶,或品尝“渔家宴”的酸菜鱼、烤鱼干,鲜香麻辣直击味蕾。
第三站
泸山
半山烟火半山仙
【央视镜头亮点】
节目组在泸山捕捉到光福寺的晨钟暮鼓、三教寺的儒释道融合,以及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叙事,镜头里每一块碑刻、每一件器具都在诉说“多元一体”的文化基因。
【必打卡玩法】
1. 登山徒步
泸山森林覆盖率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可以找到许多安静的角落,远离喧嚣,与自然亲密接触,为旅程增添一份特别的记忆。
路线推荐:南门→光福寺→三教寺→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观海楼。
亮点:光福寺的千年古柏、三教寺的融合建筑、博物馆的4000余件文物,全程2.8公里,耗时约2小时。
2. 非遗文化深度游
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馆藏服饰、器具、宗教法器等,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通过生动的陈列和详尽的解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真实脉络。
光福寺祈福:感受川西南佛教圣地的庄严,感受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从央视镜头到你的眼眸,西昌的文化故事始终鲜活流淌。《非遗里的中国》仅揭开它的璀璨一角,真正的精彩,待你用脚步丈量街巷烟火,用双手触摸非遗温度。这座山水相拥的千年古城,以非遗为魂、山水为韵,诚邀你在冬日里走进一幅“活着的风情长卷”——这里的每一寸光景、每一份匠心,都比镜头里更动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