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洞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既有幽奇洞壑,精巧亭台;又有茂林修竹,怪石清泉,以“黄龙吐翠”之名,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入园需购门票,15元一人。进得园门,但见松篁交翠,山径幽深。前行不多远,见到“黄龙吐翠”牌楼,再往前走,有一个戏台,名:同结喜缘。台上有两位身着戏装的女子在走台,台下散乱坐着10多位中老年男女。问一位老先生:“有什么演出?”老先生答:“这里凉快。”原来是附近居民在此纳凉呢。
黄龙洞公园不大,积翠山馆、黄龙童子、圆缘蝶梦、刘海戏蟾这几处景点不用半个小时,已一一留了影。黄龙洞公园又很大,园里散步的阿姨说:“整个山上都是风景。”一抬头,前方有指示牌,箭头所指——月老祠、新乐府、方竹园、黄龙吐翠、黄大仙洞。主要景点都在山上啊!
百度有介绍:黄龙洞有池有山,水石交融。山崖上饰一龙头,泉水由龙嘴泻入池中,池中立石,上镌“有龙则灵”。池边岩石刻有“水不在深”,并有亭有廊,供游人“常倚曲栏贪看水”。池对面有庭院,种植竹类植物,其中以方竹著称。池右有人工造就山洞,即“黄龙洞”。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
说到“黄龙吐翠”,有个传说。古代离此不远的紫云洞里,住着一老一小两条黄龙。一天,老黄龙忽然作恶,喷火焚烧杭州城。小黄龙大义灭亲,带领众人把西湖水灌进紫云洞,淹死老黄龙,扑灭大火,而小黄龙也在这场搏斗中死去。人们流着眼泪把小黄龙安葬,泪水渗进小黄龙的心窝,又从它的嘴里溢出来,于是小黄龙的坟上就流出一股小瀑布。为了纪念小黄龙,人们在瀑布流出的地方塑上黄龙头,这便是“黄龙吐翠”。
也许是鲜见游人,才上得十数级台阶,已然没了兴趣。有介绍说,黄龙洞景点开发颇有新意,接待人员全都身着古装,池边亭檐上斜挂着“太白遗风”酒旗,游人可入内小酌,凭栏观看前面亭子里杭州黄龙越剧团表演的戏文,也可在黄龙洞前聆听国乐古曲,音响经古洞反射十分宏亮,曲毕大有余音绕梁的感觉。不由暗道,这应该是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才会有的场景吧。
好在知道了杭州有个黄龙洞。走出园门,看见不少人沿着公园围墙前行,好奇心上来了,遂也跟着走去。原来这是条健身步道,通向宝石山。宝石山山体由侏罗纪火山凝灰岩构成,因赭红岩石中嵌满了玛瑙状晶体,每当阳光映照时,熠熠生辉,新西湖十景赞之为“宝石流霞”。
宝石山高度不超过100米,但山巅为观赏西湖全景圣地之一。有保俶塔、来凤亭、寿星石、川正洞、蹬开岭等名胜古迹,通过健身步道可达岳王庙、抱朴道院、紫云洞、玛瑙寺(连横纪念馆)、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等著名景点。
岳王庙去过,也多次漫步北山街,距离才一千多米,当即决定就从这里走到岳王庙,而后由北山街回到我们入住的君悦酒店。
一路往上,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白沙泉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泼水嬉戏,借机歇下脚,弯下身掬一捧泉水洗了下脸。泉水清凉,怎一个舒服了得。继续向前。不几步,身后上来三位50上下的女子,在我们身旁停住了脚步,一位女子笑着:这点路也要休息。一位女子摇头:你经常锻炼,我们不能和你比。说着顾自走到一旁的空地坐下了。另两位女子笑笑,也过去坐了下来。
看看路边的标牌,我们只走了200多米,又坚持走了一段,离山顶还有700米路程,两腿已是沉重异常,终于萌生退意。这几天马不停蹄寻访探秘,疲劳自不必说。犹疑了片刻,还是原路返回。
迎面遇见先前那三位女子,有说有笑地走来,不禁说了声:“休息好了?”“好了!”她们笑着往上走着。我们仿佛受到了感染,也转过身来,没有一睹“黄龙吐翠”,不能再错过宝石山的风景……
作者简介: 魏福春(凡生)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上海市区县报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1983年起先后在《萌芽》《电视电影文学》《小说界》《作家天地》《当代人》《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短篇小说》《小小说大世界》《三角洲》《金山》《红豆》《揶城》《岁月》《今日中国》《检察日报》《解放日报》《文学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等千余篇。40余篇小小说分别被《高中语文读写指津(小说卷)》、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集《如有来生》(中文版英文版)《微型小说月报》《微型小说选刊》《语文教学与研究》《青年博览》《新读写》《新智慧文集》《民间故事选刊》《喜剧世界》《中年读者》《特别文摘》等报刊杂志转载、收录。著有小说、散文集:《梦开始的地方》《飘逝的夏日》《书房里的香水百合》《办公室里的男孩与女孩》《门口有只小白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