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加雪山:位于昌都市丁青县城西面180公里处。是藏区著名的本教圣山,也是藏东最高的山峰,被人们称为“藏东第一高峰”。海拔6328米。
有着奇特的地形特征,从不同的方向望去有着不同的形状,如山神的万千变化一般。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布加雪山的立体风光,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松柏苍翠,山脚鲜花嫣红,春夏秋冬四季有着不同的自然景色,美丽迷人。
布加雪山拥有崇高的宗教地位,与山下的“绿玉湖”——焫茸湖组成神山圣湖信仰。布加雪山焫茸冰川从山顶延伸到山脚,两旁褐色山体,些许绿意点缀其间。
视线里,仿佛冰舌真正地延伸至草坪上与绿意接轨,一时间,蓝色的天空下,青绿色的草坪,褐色的山体都成了这冰川的陪衬。
焫茸冰川至今仍处于未发育完全的状态,处于蓬勃生长期。对于人类而言,它见证了太多的沧桑巨变,见证了青藏高原从海洋中隆起抬升。
焫茸冰川融水慢慢汇聚而成了一弯雪域净水的焫茸湖,大大小小的冰块浮浮沉沉,那浅浅淡淡的纯净蓝色是湛蓝的天空赋予给它的绝美色调。不知是光线的原因还是冰川反射的亮光,湖水面之上似乎笼罩着一层浅浅的薄雾,如梦似幻……
2.布托湖:位于昌都市丁青县驻地以北。是澜沧江支流色曲的源头。属冰川湖。布托,藏语意为“双湖”。布托湖是两个不同面积的高山湖泊的通称。
两湖相隔约5公里,海拔4500米~4600米。一为“布托措青湖”,面积9平方公里;另一为“布托措穷湖”,面积13.2平方公里。湖泊的水源,来自于附近雪峰林立的冰川。
湖周围的地势为高谷盆地,地形开阔,水草丰盛,是丁青一带著名的夏季牧场。每年入夏,牧民的帐篷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草原,牛羊如繁星般在草场上撒欢。此外,布托湖的渔业也很丰富。
关于布托湖的形成,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从象雄地方飞来一只大鹏鸟,在丁青附近上空见到一座大雪山便落下休息,不曾想到雪山被它踩塌了。这座雪山叫“白乃日扎”,是西藏四大名山之一,史诗中说格萨尔的神马江格佩布就是在白乃日扎山找到的。
大鹏鸟只好又飞到一座叫“巴大波松”的小山上落下,小山丝毫不动,大鹏鸟笑了:“白乃日扎大山竟然不如这座小山!”这一笑不打紧,从大鹏鸟眼中流出两滴眼泪,竟成了丁青牧场上叫“布托尕”的两个高山湖泊,这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布托措穷湖和布托措青湖。
——丁青县城距布托湖约25公里。从县城到布托湖的途中有多处温泉,是天然的浴池,对治疗关节炎、皮肤病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布托村的布托温泉(距县城17公里),据说有避邪保安的功效。
3.布冲措:位于昌都市丁青县境内。海拔4635米。属冰川湖。由两条侧碛堤和四条经碛垄围堵而成。湖面长6.3公里,宽1.6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湖畔水草繁茂,牧有牦牛、犏牛、绵羊、山羊等牲畜。
4.乃查莫嘛呢堆:位于昌都市丁青县城东南的觉恩乡绒通村,是西藏最大、最著名的嘛呢堆之一。乃查莫,藏语意为“莲花圣地”。
相传唐文成公主赴藏联姻,行至绒通时,因向神像顶礼的时辰已到,对面的草坪上显现出了11尊真人大小的佛像,公主立即向佛像敬献供品,并顶礼祈祷。
此刻,天空出现了七色彩虹,公主便将此地命名为“莲花圣地”,藏语称“乃查莫”。随即,公主将一块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置于地上,插上经幡。
此后,藏地人们就将这里的石头看作是神灵的化身。但凡经过这里,都要奉上刻有佛像、经咒的石块,实在不会刻画的也要拣一块石子,贴在额头祈祷一番后将其奉上。世代相承,便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巨大嘛呢堆。
——嘛呢堆:藏族民间宗教信仰物。是刻有经文的石堆。因石上刻有“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叭哞吽”而得名。在藏区,凡山头、山口、村口、路边、神树旁、寺院周围,都可以看见这种由石块石板石头垒起来的石堆。堆高1米左右,高者达3米以上,呈锥形,又称“嘛呢塔”。
行人每逢经过嘛呢堆,除放经石外,还要摘帽合掌顶礼;虔诚者手摇转经筒,口念六字真言,右旋绕行嘛呢堆,表示敬意。还有的将一对巨大的牦牛角也摆放在经堆上,角上刻有经咒,系有哈达,使人看了真有一种神祕古奥之感。
——县城距嘛呢堆30公里,通公路,可包车或自驾车前往。从县城包车,费用100~150元(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