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透过斑斓树桠
铺满银杏叶的古城人民路
成了荆州周末最热闹的一条街
沙沙脚步声
成了城市最悦耳的秋日私语……
今年十月
荆州首次绘制“落叶缓扫地图”
在18个特定区域实行落叶缓扫措施
允许落叶保留3至5天
从单纯“一扫光”转向“诗意美”
满是金黄的18条街巷
成了深秋荆州的别样风景
18个区域“落叶缓扫”
景观各有特色
从“全扫光”到“留住美”,荆州此次“落叶缓扫”根据不同树种的观赏特性,精心规划了四条各具特色的落叶景观道路。
银杏无疑是秋日最耀眼的明星。人民路、庄王大道、荆南路、景明观路、江津路等路段,以及中山公园、沙隆达广场,被划定为银杏落叶缓扫区。这些区域将呈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观景象,金黄的银杏叶如地毯般铺展,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以白云路为代表的法国梧桐落叶缓扫区,则以黄褐相间的落叶打造出浓郁的欧式浪漫风情。让宽大的梧桐叶片在脚下发出清脆响声,唤醒市民一波波的童年记忆。
水杉、池杉落叶缓扫区涵盖九龙渊公园、文湖公园、中央公园。这些挺拔树木的针叶渐变出锈红色调,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为城市增添了几分静谧与深邃。
明月公园的水杉和中央公园的三角枫,则以其鲜艳的红色系叶片,营造出热情似火的秋日氛围,成为缓扫地图上的亮丽点缀。
这种“一路一策”的差异化管理办法,既保留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观,也让城市秋色更加迷人。
市民乐享自然之美
中山公园里,孩子们在金黄的银杏叶上奔跑嬉戏,年轻人举着手机捕捉最美角度,老人们则坐在长椅上享受阳光。
政策实施后,最直接的反馈来自漫步其间的市民。
"落叶是自然之美,落叶缓扫是人文之美。"居民黄先生由衷点赞这一亲民举措。荆州区居民刘冬梅女士表示,她家就住在人民路附近,每年到落叶时节,这条路上的帅哥美女特别多。特别是在实施“落叶缓扫”后,人民路人气火爆,不仅白天人多,晚上也有游客前来打卡。看到路上人多,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样子,感觉城市发展更有希望。
而对环卫工人而言,“落叶缓扫”不是工作量的减少,而是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前是一天一扫,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捡拾垃圾,保留落叶’。”他们穿梭在落叶景观带中,重点清理白色垃圾、烟头等杂物,同时对落叶进行适当整理,既保留自然之美,也维护环境整洁。
落叶景观催生消费新热点
落叶点缀的不仅是街景,还让城市经济更具活力。
沙市区公园路附近的某饮品店店长李女士惊喜地发现,窗外的秋景成了店铺的“最佳装饰”。很多顾客喜欢坐在窗边欣赏落叶,最近她家的营业额涨了一成。李女士说,落叶景观让整条街道拥有了独特的“网红气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消费。
每年落叶时节,临近人民路的荆中路某水果店老板张女士特别高兴。
张女士表示,人民路落叶缓扫,人流量倍增,到店里买水果的顾客就更多了。“落叶缓扫”非常好,带来了很多市民,留住了很多游客。
临近人民路的荆州市聚珍园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借“落叶缓扫”契机,推出“美景+美食”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秋色的同时,体验荆州饮食文化。荆州文旅、城管部门也联手推出系列举措,希望拉动摄影打卡、带动餐饮住宿,甚至带动相关特色文创产品的热销,期待小小的落叶能成为撬动城市消费的新支点。
短评
缓扫的是落叶,深耕的是民心
“落叶缓扫”,是荆州近年来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一个生动切面。
在荆州多个公园,“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悄然启动——滑梯旁增设了家长休息区,步道实施人车分流,第三卫生间成为新建公厕的标配。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无不体现着城市管理中对人的深度关怀。
同时,荆州自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始终致力于巩固和提升绿色生态成果。全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关键指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五彩的落叶美化了街巷,陶醉了游客,浪漫了时光。看似一个普通的举措,实则彰显了热爱生活、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的城市发展理念,进而能提高荆州美誉度,增强城市影响力。
从追求整齐划一到包容诗意栖居,荆州的“落叶缓扫”政策,扫出的是一条城市治理转型的新路径。它证明,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现代与高效,更在于它能否为市民留住一片秋叶、一份闲情与一方自然。
在这个秋天,荆州不仅留住了满地金黄,更留住了城市应有的温度与诗意。
延伸阅读
“落叶缓扫”,荆州这18处点位超出片
(记者:王晓艳 通讯员:高翔 李梦雪 汤海娟 摄影:记者张梦瑶 肖琦/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