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吕惟伊
昨日(16日),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宣布杭州20℃+的暖秋体验卡紧急到期。前一天还是风和日丽的西湖,今天就被寒潮一键切换成冷风阵阵,8~11℃的“断崖式降温” 让游客们集体开启“盲盒式穿衣”模式 。
1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西湖边,细密的雨丝夹着冷风,让不少游客都拉紧了外套领口,撑着伞快步前行。
尽管是阴雨天,还是有不少游客打伞在西湖边游玩。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有人穿羽绒服有人穿薄开衫
西湖边游客一日穿越两季
“降温降太快了,昨天下午还热得像夏天,今天穿了大衣还是觉得冷。”来自常州的朱女士说自己行李箱里准备的大部分是早秋的针织衫和裙子,“就带了这一件大衣,还好明天就回去了,不然厚衣服都不够穿了。”
“我前天出门前还犹豫了一下,还好把压箱底的羽绒服给带出来了。”杨奶奶笑着说,“我老伴还说太重了没必要带,现在不就用上了。”旁边穿着同款红色羽绒服的老伴连连点头。
在西湖边的各色羽绒服和大衣中,一些穿着薄外套的身影十分显眼。
“不知道降温这么快,我们出来没带多少厚衣服。”来自温州的何阿姨只穿了一件米色开衫,和一旁穿着黑色厚外套的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我怕热不怕冷,套一件薄开衫就够了。”
在断桥边,穿着长风衣和短裙的杜女士站在梧桐树后避风:“昨天穿这套刚刚好,没想到今天这么冷。”
“早上出门前就让她穿长裤,结果她说要拍照不肯穿。”杜女士的妈妈看着手机上迟迟打不到的车有点着急,“现在准备带她回酒店换衣服,她穿这套再逛下去肯定要感冒。”
西湖边的游客有的穿着羽绒服,有的还穿着薄外套。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又是刮风又是下雨
英国友人感觉自己回到了家乡
这样的阴雨天里,连一些外国友人都被湖边的冷风按头穿上了冲锋衣和长袖。来自英国布里斯托的Matthew和同伴今天刚开启杭州西湖之旅,没想到正碰上了降温。
没能看到想象中波光粼粼的西湖,Matthew耸了耸肩表示有点失望,“我们选择来中国南方城市旅游,就是因为觉得这里会更温暖一些。”
不过Matthew对于这样的天气很习惯,准备继续按原计划绕西湖步行:“今天的雨不算很大,和我们那边城市的气候差不多,没觉得特别冷。”
来自印度加尔各答的女生Avani是留学生,在杭州待了两年的她面对天气的变化经验十足。今早准备来西湖边拍摄一些素材时,她套上了准备好的厚卫衣:“我上周就把它拿出来洗了,今天刚好穿上。”
西湖边的冷风让外国友人也穿上了冲锋衣。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喝着热饮吃烤肠
湖边饮品店成为热闹避风港
在寒冷的风雨中,西湖边一些饮品店前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和烤肠显得格外诱人,吸引了一大波游客打伞排队。
童先生一手拎着暖饮,一手拿着两根烤肠:“给两个小孩买的,他们逛到这里就不肯走了,一定要买。”
童先生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带家人来杭州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暑假,看到的是晴天的西湖,这次来看到雨天的西湖,是不一样的感受。虽然天气比较冷,但是景色还是很美的。”
昨晚得知今天要降温后,他和妻子给两个小朋友穿上了羽绒马甲:“我们大人抵抗力强,小孩子风一吹就容易感冒,吃完烤肠也差不多准备带他们走了。”
寒潮中,游客们排队购买饮品店的烤肠和热饮。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早上去西泠印社打卡,走到这里手都感觉冻僵了。”来自武汉的罗女士站在队伍里朝前张望,“我准备买一杯热咖啡或者热茶暖暖手,休息一会儿再逛。”
“刮风的天气,穿多少还是觉得冷。”穿着牛仔长袖外套的罗女士觉得身上还是有点单薄,准备明天再多穿一件打底衣,“明天要是还下雨的话,我就待在室内买点伴手礼,不出来逛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