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叠翠之间,江水蜿蜒深处,有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黔东南。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西江千户苗寨的万家灯火,可以领略镇远古城的千年古韵,也可以体验肇兴侗寨的民族风情。
镇远古城。 吴鹏程 摄
这些景区美则美矣,却犹如散落的珍珠,各自耀眼,难以成串,旅游市场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如何打破景区“单打独斗”的旧格局,真正实现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的转变?黔东南州以一场深刻而系统的“营销联动”变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拓展渠道,黔东南正全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营销矩阵,在更广阔的市场舞台上奏响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从“单点分散”到“线路聚合”:营销模式的战略升级
过去,景区营销往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黔东南州率先在顶层设计上破题,聚焦“全域覆盖、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目标,以“资源串联、产品适配、市场落地”为主线,建立了一种“‘保存量、做增量’利益联动模式”。“构建‘3+N’(西江、镇远、肇兴景区+N个小众景区)套票联票体系,分类打造‘3+N’‘2+N’‘1+N’三类联动线路9条,推动景区从‘单点分散’向‘线路聚合’转变。”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2025年8月1日,黔东南州旅游套票招商推介会在凯里举行。
今年8月1日,黔东南州旅游套票招商推介会在凯里举行。以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为核心,联动周边景区形成3+N的系列线路产品,以更优的政策、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服务赋能套票产品,显著降低高品质旅游资源体验门槛,从而将黔东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向更广阔市场。
肇兴文旅集团副总经理祝明珠告诉记者,自与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联合推出黔东南景区套票后,又联合广西三江打造侗文化走廊跨省线路,2025年带动跨景区游客流转超10万人次。
营销变革的序曲奏响了,“线路聚合”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展示,而是一套精准定位旅游市场的“组合拳”。
黎平“村歌”现场来自广西三江的琵琶歌队。黎平融媒供图
自8月6日首发团来,共接待套票游客团队40个,人数1463人,团费收入103.8万元,探索景区套票联票产品、市场营销联动路径成效初现。
“政策的优惠力度非常大,在给我们旅行社做线路推广的同时,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旅行社也会在后期的线路推广中,把黔东南的这些主要核心景区景点,做成黔东南小环线来进行推广。”贵州黔中行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兴华说道。
从“点状分布”到“区域联盟”:景区营销的格局之变
联动发展,既要练好“内功”,也要打好“外围”。为了让营销效果最大化,黔东南州将宣传阵地前移至客源腹地。
2025年9月17日至18日,在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集团联合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及州内多家A级景区,先后在成都、重庆两地成功举办“黔东南州2025年秋季旅游暨景区联动改革旅游线路产品推介会”。
2025年以来,黔东南文旅代表团主动出击,先后赴贵阳、佛山、深圳、杭州、南宁、桂林、南京、常州、成都、重庆等黔东南重点客源地市场,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推介活动30场次。其中,州旅产集团、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联合走进成都、重庆,肇兴侗寨、岜沙苗寨、加榜梯田联合奔赴广州。每一场活动,不仅是风景的展示,更是文化的深度对话与优惠政策的直接释放,实现了品牌形象与市场转化的双重提升,让“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的品牌名片愈发闪亮。
2025年7月17日,黔东南州2025年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
拿下了“抖音曝光贵州第一”头衔的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参与了30余场文旅活动,目前与120余家旅行社合作稳定。“通过25次市场走访、500余次踩线接待,合作社输客占35%,定制线路复购率20%,2026年计划新增30家合作社。”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仕光介绍道。
通过景区营销联动,打破原有的区域壁垒,探索建立跨区域文旅营销机制,共同打造极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将黔东南州作为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向全国市场推广,进一步唱响“锦绣黔东南”文旅IP品牌。
黔东南州赴韩国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同时,2025年以来,黔东南先后赴韩国、澳大利亚、泰国、瑞典等地开展旅游推广活动。黎平歌舞演员先后亮相“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 温暖迎春”活动和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村BA”元素亮相美国纽约NBA布鲁克林篮网队春节赛场,贵州“村T”亮相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纽约时装周亚洲秀场,榕江县举办首届“地球村国际友谊赛”,黔东南文旅闪亮世界舞台。
11月11日清晨,细雨朦胧中,一伙来自印尼雅加达的游客敲响了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北门”。他们对着镜头微笑着说:“我们从重庆到贵阳辗转来到了黔东南,心情很激动,这里的风光,这里的文化,都让人很震撼、向往。”
当远方的游客把这里列入了此生必打卡的清单,黔东南人知道,这片土地正在被世界看见和向往。
西江千户苗寨。李信帜 摄
尽管不是第一次带队来到西江千户苗寨,贵州蓝狮旅行社的导游梁恒宇依然很激动。他说:“我们公司通过与国外旅行社的洽谈,来到了贵州一定要走三条线路,黄果树、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必打卡的地方,这里的风土人情能给国际友人带来很不一样的体验,我也很乐意向国外友人展示我们的美。”
为进一步把黔东南做成精品环线,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黔东南州在全网发布了《2025年“引客入黔东南”奖励实施意见(试行)》,安排1200万元,对引客到黔东南的旅游企业进行奖补。引客奖励的出台,不仅体现的是政策的温度,更是对这片山水的自信。
从“单一渠道”到“多元矩阵”:营销机制的生态重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黔东南州深刻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营销联动机制。
“加强和各级媒体、平台的合作,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营销矩阵,开展‘重点推介+流量吸引+政策优惠’的复合式营销,切实提升我州‘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始终是策略与方向。”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5年4月2日,黔东南州2025年春季旅游景区联动改革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暨文旅招商会在贵阳成功举办。
据了解,黔东南州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和省各级媒体、平台的合作,评选黔东南文旅推荐官,组织开展重点客源地市场自媒体达人和重点旅行社赴黔东南采风宣传活动6场次,围绕西江、肇兴、镇远以及“村BA”“村超”“村T”等重点景区和IP,推出“三区三村”精品游、赛事节庆欢乐游、民族生态探秘游、避暑康养休闲游、农耕文化体验游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
以台江姊妹节和黎平谷雨节为契机,4月11日至19日姊妹节期间,台江县共接待游客49.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7亿元。黎平谷雨节活动共开展系列直播活动13场,累计吸引1165.5万人次观看,收获23.9万条热评互动,点赞总量高达3233.7万;实地到黎平县旅游的人数达到5.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0.61亿元。
携手具有爆发力的自媒体与网络达人,用鲜活的内容引爆流量;
与各大OTA(在线旅行社)平台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流量直接转化为客源,推动品牌“流量”转化为文旅体消费“留量”;
重庆市观音桥、磁器口等重点商圈大屏投放以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为核心的宣传广告。
以“景区联动 全域皆景”为主题,在凯里南高铁站、贵阳北高铁站以及重庆市观音桥、磁器口等重点商圈大屏投放以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为核心的宣传广告;
这些举措如同在客源市场设立了长期的形象展示窗,积极推介全州重点景区旅游资源,以最直接的方式触达潜在游客,不断强化品牌记忆,激发出行意愿,为扩大客源市场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
身着苗族服饰的重庆女孩湛永凤,在当地看到了黔东南的宣传片,慕名而来。她说:“看到这些很特别的建筑,很美丽的风景,很漂亮的服饰,让人忍不住想要体验一下。”同样慕名而来的广西河池游客谭文勇也对黔东南的风光赞叹不已。
一套整合了媒体、渠道与平台的机制,共同编织的一张多渠道、全覆盖的营销网络,形成了线上线下共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立体式营销生态,极大地增强了黔东南文旅在市场中的渗透力与竞争力。
2025年6月18日,黔东南州2025年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南宁。
黔东南州的“营销联动”,绝非简单的营销技巧叠加,而是一场关于文旅产业发展思维的战略性变革。它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与渠道拓展,正逐步将黔东南分散的景区景点珍珠串成一条璀璨的项链。
在这张越织越密的营销网络下,黔东南文旅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大联动、大营销、大发展”的锦绣画卷,正在贵州东南部徐徐展开。
来源 | 黔东南微报
编辑 | 吴森楠
一审 | 陈孝新
二审 | 吴秀银
三审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 m
关注我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