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从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地处秦岭腹地的深山小镇,山路盘绕,车少人稀,交通并不太方便。很多人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重镇。
我们习惯了 “朝发夕至” 的便捷,却很少回头看看 —— 那些曾因 “路” 而兴的商贸古镇,正悄悄在交通方式的迭代里,褪去往日的喧嚣……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被时光遗忘的——红岩寺镇。
来到红岩寺镇,纯属意外。
我们在镇安海棠山看完云海准备返回西安时,发现包茂高速封路了。几个人一合计,想着不行就从柞水上国道,走“黄花岭-广货街-沣峪口”这条经典自驾线路,顺便还能看看风景。
不过当时下大雨(大概也是包茂高速封路的原因?),思量半天,还是决定安全第一:绕行到商州区,从杨斜镇上福银高速返回西安。
就这样,我们在途中邂逅了——红岩寺镇。
红岩寺镇位于柞水县,我们到达镇子的时候刚好是中午饭点儿,便决定在这里吃个午饭。
整个镇子只有一条主街道,沿河而建。在街上来回逛了两圈,随便进了个馆子,三个人点了三盘菜,份量蛮大的。不知道是不是饿了,大家觉得味道很不错,菜也全光盘了。
吃完了和老板聊天,得知这个现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镇子,历史中是“六县通衢”的商贸重镇。
红岩寺镇位于商州、蓝田、山阳、长安、镇安、柞水六县交汇的十字路口,从现在的眼光看,这里是个“深山小镇”,交通不甚方便。实际上,这里曾经商贸繁盛。
明清时期,西安—陕南的官道、商州—镇安的盐道在此交汇,驮盐、运茶、贩药材的马帮日行千匹,镇街设有“八大骡马店”“十二茶庄”,日易银数千两。
如今镇上还保留着一条明清老街、一座清代戏楼,算是当年商旅云集的又一佐证。
当天雨实在太大,我们便只去了饭店附近的老街逛了逛。
这是条明清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街道全长约720米,宽3米左右,四周有4条小巷向外延伸。然而如今走入其中,老街已被现代建筑环抱,昔日延伸出的小巷也已难觅古意,只有那条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依然在步履间隐约透出旧日时光的痕迹。
老街两侧的房屋,清一色是“前铺后房”的格局。临街的一面用作商铺,只要拆下门板,便可开门迎客;后屋则往往是安静的四合院落,用于居住。
一家家店铺紧密相连,鳞次栉比,可以想见当年这里商幡招展、人流如织的喧嚷场面。
不过,眼下很多老房子已经成了“危房”。
人们搬走了,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老宅旧院,无声地显露着它的年迈与脆弱。
老街上还有几家依然营业的商铺,它仿佛“风烛残年”,却又告诉我们“未完待续”。这份由漫长时光沉淀下来的韵味——那种新与旧、逝去与坚守之间的微妙交织,显得愈发深沉动人。
老街不长,走几步就到了头。我小心翼翼的走,害怕水灌进了鞋里。迎面就看到了两个小朋友,踩着水玩得正开心。
岁月悠长,车轮改道。小镇繁华不再,成为秦岭深处被“遗忘”的地方。
偶尔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听见它们在岁月里,轻轻诉说着曾经的 “繁华” 与当下的 “从容”。
只是下一次再来,它会是什么模样?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