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11月8日电(李隽)“我们曾携手省注册税务师协会、省国际税收研究会、省投资集团公司在民和县官亭镇实地考察了官亭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课题,试图借助‘外脑’集思广益,将官亭文化名镇做大做强。”青海省税务学会会长师学铁7日在致辞中说。
图为座谈会现场。李隽 摄
当日,赤魂薪火·红色精神科普行——探讨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名镇座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与会专家深入探讨如何推动官亭盆地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
官亭盆地作为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骨制工具等文物,是黄河上游文明资源。喇家遗址出土的粟作遗存、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而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留存的红色革命活动史料,更是本地区极具价值的精神财富。
图为座谈会现场。李隽 摄
本次座谈会以“联动历史研究”为核心,通过推动红色文献与考古实证深度联动,系统梳理官亭盆地红色革命活动史料,结合喇家遗址出土文物,佐证黄河上游文明的连续性,丰富区域历史文化内涵,为官亭古镇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据介绍,青海省税务学会的工作职责与该省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有很多交集,与省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相比该学会携手高校、社科智库资源更有灵活性,具体工作职责是税务研究、理论创新、以税资政、服务社会。
图为座谈会现场。李隽 摄
师学铁表示,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实地研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红色基因深深浸润到税收科研事业当中来,积极探讨税收政策支持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路径。结合青海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成果,探索税收助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红色文旅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会上,与会专家针对挖掘历史文化名镇与红色革命名镇融合发展路径,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红色资源普查保护与利用的科学方法;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文物保护与非遗传承、红色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意见建议。(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