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上午,由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所属黄河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主办的“黄河文旅城市会盟线上平台首发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为目标的公益性平台,“黄河文旅城市会盟”公众号及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开启了沿黄九省区33个地级以上城市文旅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于北京市朝阳区百花KASO隆重举行。中国黄河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多位专家学者、沿黄城市代表及媒体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仪式由主持人王海滨全程主持。
上午10时整,活动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平台建设的背景与出席嘉宾,强调该平台以“公益为本、赋能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黄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转化。
随后,委员会吴会长发表致辞。他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在当前国家“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推动黄河文旅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区域协调、乡村振兴与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他对黄河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新的希望与要求,强调要以平台上线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沿黄城市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常务副秘书长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黄河文旅城市会盟”线上平台的意义、愿景与主要内容,强调了“黄河文旅城市会盟”线上平台的核心特征——“无行政界限”。她指出,平台不仅是一个宣传窗口,更是一个资源整合与服务赋能的枢纽。通过“城市之窗”“政府之窗”等栏目设置,平台实现了对沿黄城市文旅资源的系统梳理与精准展示,推动形成“一城一窗、一窗一景”的品牌传播体系。“它不是某一个省或某一个城市的项目,而是沿黄所有城市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数字化载体。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个平台,把过去因行政划分而割裂的产品,重新编织成一条连续的、有机的‘带状产品’。”
在专家受聘环节中,多位在文化、旅游、数字化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接受聘书,正式成为平台智库成员。他们将在后续工作中为平台内容建设、资源整合与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1时00分,仪式进入关键的发布环节。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黄河文旅城市会盟”线上平台正式面向公众发布。小程序与公众号的入口同步开启,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标志着黄河文旅融合发展迈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为古老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全新舞台,通过科技手段活化文化资源,创新文旅体验,开启了“黄河大合唱”的崭新篇章。
在专家发言环节,多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文旅数字化转型、区域协同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建议。委员会成员及专家代表随后发言,就平台后续运营、资源对接与合作机制进行说明,强调将依托平台推动政策沟通、项目联动与品牌共建。
活动最后,主持人对本次仪式进行总结,并组织全体嘉宾合影留念。下午,部分嘉宾继续参与自由讨论环节,围绕平台运营、资源整合与项目落地等议题展开务实交流。
“黄河文旅城市会盟”融媒体平台的上线,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创新突破,更是文化自信与区域协作的生动实践。未来,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平台功能,拓展合作网络,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壮丽乐章,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贡献智慧与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