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小凡 张佳晖 青岛报道
每到秋冬时节,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旁的五河口湿地开始展露一年中最不容错过的“芳容”。数千亩日渐染红的碱蓬草色泽鲜艳,连绵着在海滩上铺展,形成壮观的“红海滩”。蜿蜒如银带的潮沟、五条汇流的河水交织,勾勒出令人惊叹的“大地之树”天然奇观。漫步附近的蓝湾绿道,朝阳勾勒出山海的轮廓,浮云渗透出晨光的想象,一幅海天相接、云浪共舞的生态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赏景采风。
今年10月,红石崖这片“红海滩”刷爆社交平台,日均接待游客百余人次,成为岛城秋冬季旅游中备受瞩目的“网红打卡地”景观。而爆红现象背后,不仅来自碱蓬草本身的色素,更来自一方政府和百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执着坚守,来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生态奇迹从“红”色蜕变开始
五河口,因洋河、巨洋河、错水河、龙泉河、跃进河5条河流在此汇入胶州湾而得名。每年的九月至十一月,五河口与胶州湾交汇处的河海湿地,碱蓬草从青绿逐渐转为浅红,再至深红,最终铺展成一片望不到尽头的“红海滩”,与蜿蜒的潮沟、湛蓝的海面、洁白的鸥鸟共同构成一幅“河海相连、红绿相映、鸟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从空中俯瞰,蜿蜒的潮沟在红色的画布上勾勒出巨树的形态,枝干分明,栩栩如生,成为游客们争相用无人机捕捉的壮美奇观。游客们或沿蓝湾绿道近距离触摸碱蓬草的火,或用相机拍摄“大地之树”的壮美奇观。日落时分,红滩镀上丝绒光泽,成为镜头里最动人的风景。来自市区的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感叹,“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完全不输那些知名湿地。”
生态向好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的五河口湿地,不仅成为游客打卡的“秋日限定”,更成为鸟类的“乐园”——白鹭掠过红滩啄食鱼虾,苍鹭静立浅滩等候猎物,反嘴鹬群时而低空盘旋。值得一提的是,滩涂上,当地隐匿多年的招潮蟹重新成群结队现身,或觅食、或打斗,十分有趣、惹人喜爱。多样的生灵为这片湿地增添了灵动生机。
“刚刚过去的10月份,这片‘红海滩’日均客流达百余人次,在抖音、小红书、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引爆了新一轮话题,阅读量超30万次,成为青岛秋冬旅游的现象级‘网红’。”红石崖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红”色背后的绿色守护
这片今日游人如织的“红色秘境”,九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九年前,受沿岸生产生活排污、生态管护薄弱等因素影响,五河口的滩涂盐碱化加剧,碱蓬草零星稀疏,入湾水质波动,湿地生态功能日渐衰弱。“过去这里都是养殖池,私搭乱建、违规倾倒废弃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哪有现在这样的好景致。”谈起五河口湿地的环境改善,周边村民连连赞叹。
转机发生在2016年。伴随着西海岸新区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石崖街道锚定生态修复目标,开启了一场覆盖海、陆、河的系统治理,誓要让这片滩涂重焕生机,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通过拆掉养殖池,淘汰粗放式的落后产能,对养殖户等沿岸经营者给足补偿并引导扶持进行产业转型,激活了海岸线,实现生态升级、产业升级和居民幸福感升级。”红石崖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道。
污染防治是守护红海滩的“关键一战”。街道定期对沿海一线入湾排污口、辖区企业排污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严督企业落实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要求,发现私排乱排行为立即联动区生态环境分局查处。今年以来,街道生态环境部门已累计巡查海岸线20次,总里程达13.43公里,发现并整改沿湾问题19处;完成20处入海排污口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备案、9处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还配合完成36处入海排污口现状调查与水质超标整治,用“铁腕”守住湿地生态底线。
“生态修复不是‘一阵风’,得靠制度把责任钉死。”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街道搭建起“街道、村(居)”二级湾长制体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任街道湾长,沿线股份经济合作社书记担任村级湾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护网络。
今年,区湾长制办公室又为这里添了“新力量”——聘任2名沿湾经合社书记担任镇街级民间湾长,让熟悉滩涂情况的“本地人”加入巡查队伍,既强化监督,又打通生态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碱蓬草被誉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植物”,近年来,随着碱蓬草在五河口湿地大面积生长,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2021年,红石崖街道成功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份荣誉正是对其生态工作的最佳认可。
从“爆红”到“长红”的生态之路
红海滩的“爆红”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让这片红色奇迹持续绽放,成为红石崖街道面临的新课题。
现象级流量的袭来,不仅考验基层的响应速度,更考验基层治理的精细度。为应对游客增多的情况,红石崖街道配套建设了临时停车处、拍照打卡点与科普环保标识,还通过公益活动、研学活动传递环保理念,提醒游客“走指定步道、不惊扰生灵”。这些细微之处,无不体现着生态优先的管理理念。
与此同时,流量既要接得住、接得好,更要接得可持续。“红海滩是引爆点,但绝不是红石崖文旅的全部。”短期热度容易消散,将街道的生态、文化、乡村资源‘串珠成链’,才能让‘一时红’沉淀为‘持久火’。红石崖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南依小珠山、北傍胶州湾,依山傍海的先天条件造就了红石崖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除了游览壮丽的“红海滩”,市民游客还可以在雷家店子草莓采摘基地,品尝红石崖草莓酝酿30余年的甜美滋味;在拥有百年历史的龙泉王家庙会,沉浸式感受传统大集的热闹喜庆;剪纸非遗传承人手中的剪刀飞舞,凝结着传承者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泉赵家“聚鼎鲜”馒头做工考究,每一道工艺都是师傅们的匠心坚守;绿馆书店、礼贤馆、艺术钢琴馆等在此安家落户,国际范、文化味精彩交融……
“下一步,红石崖街道将继续做好红滩湿地的保护,探索生态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力争把红海滩打造成西海岸新区的一张湿地名片,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的新范式。”红石崖街道工作人员展望道。
红海滩的“红”,是生态之红,是坚守之红,更是希望之红。红石崖街道用九年“生态坚守”换来了今天的“湿地如画”,让河海湿地焕发出崭新生机。今天,站在五河口湿地,望着这片由盐碱荒滩蜕变而来的“红海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一个关于坚守、修复与重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给予自然足够的尊重和耐心,它定会还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