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阳明文化园”,亲民台、知行合一牌坊、阳明洞等景点依次映入眼帘,处处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在不同景点间驻足凝思,或聆听讲解,或参与互动体验,在沉浸式游览中感受阳明心学的思想伟力。

中国阳明文化园位于修文县,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明洞为核心资源,集文化传承、国学交流、研学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包含有知行合一牌坊、亲民台、王阳明纪念馆、阳明洞古遗址、龙冈书院等核心景点,完整呈现阳明心学的思想脉络与历史场景。

“我们深挖阳明文化内涵,通过沉浸式展演、互动体验课程、研学体验、文化讲坛、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游客在行走中感悟‘知行合一’的哲学智慧,在沉浸式场景中体悟心学精髓。”中国阳明文化园相关负责人王章杰说,阳明文化园的建设旨在传承和弘扬以阳明心学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广大心学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转化与创新发展。景区集心学传播、培训、讲学、体验、休闲养心、度假为一体,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心学文化地标和世界心灵旅游目的地。自提升改造以来,游客数量持续增长,研学团队占比显著提升,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一系列荣誉。

中国阳明文化园是修文县旅游产业发展成效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修文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等,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体验为要”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实践中,修文县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引擎,拓展‘文化+旅游+教育’融合模式,打造精品线路与特色节会,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持续提升文旅吸引力;深挖阳明文化核心价值,推出‘爽爽贵阳·心学修文’城市IP,构建‘问道龙场’‘问道黔路’等IP课程体系;同时,整合地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游等多元业态,构建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修文县文旅局副局长夏海梦说,在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修文县通过打造特色文旅IP、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新文旅产品、打造精品线路等,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推动“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力耕不欺,仓廪自实。“十四五”期间,修文县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累计发布文旅融合旅游线路10余条,入选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新增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文体旅及相关产业市场主体3000余户,新增规上文化体育及娱乐企业1家,限额以上住宿企业7家,目前全县规(限)上文体旅企业已累计达11家;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916.3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96.83亿元;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100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41亿元,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罗昌
二审 吴兵
三审 胡丽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