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宝森
苦行人刘廉熙是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的资深网友,曾多次组织或参与组织过线下的“扫街”活动,特别是多次邀请人文武汉团队寻访他的家乡——新洲。11月2日,已进入深秋,柿子红了,黄花开了,受苦行人之邀约,人文武汉团队又一次来到新洲,对这片曾在春秋战国间期孔子带着弟子问津、秦时置邾邑时始建城堡的土地以更深的认识。
“苦行人”刘廉熙。刘宝森摄
大巴行驶进入新洲区后,昌庆旭老师便通过电话联系上李森林。
《孔子问津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六木子李森林同样是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的资深网友。正是由于他对问津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才得以使问津书院成为武汉乃至湖北省的一张亮堂堂的地标性名片。
2015年6月,六木子曾邀请过人文武汉网友参观过由新洲区委宣传部、档案局、国家统计局主办的鄂东启过问津收藏展。2016年初春,六木子在家中热情接待大家,一件一件地讲解所拥有珍贵藏品。2017年,在人文武汉大课堂上讲述过问津书院与问津文化。今天,深谙孔子问津文化、一身僧侣打扮的六木子成为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导游。
新洲自古以来便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寺庙众多,僧侣们在这里诵经修行,传播佛法,使之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736)十月,重建于2016年的仰山寺,规模弘大、环境优美,气氛宁静。本焕法师的再传弟子、主持释普愿热情的接待了大家,并给我们每个人都赠送了礼品。
午间,苦行人将我们迎进了新洲之旅的主场。他家后坡的一片空地,简易的凉棚内的数张方桌上几摆放满乡土风味的可口菜肴,大家围桌而坐,主人送上酒和饮料,大家开怀畅饮。在这里,品尝到具有新洲特色风味的逮面。将面粉用水和到不粘盆的程度,在案板上揉成长条,切成长片。锅内水烧开后,边将一张张的长面片逮长、逮薄,顺时针下到锅内煮熟,便是十分有嚼劲、可口的逮面。还品尝到苦行人苦心培植的五色稻做的米饭。
饭后的联欢活动精彩纷呈。熊永铸先生模仿毛泽东的湖南话的独幕剧惟妙惟肖,诙谐幽默;陈一平女士的歌声清扬悦耳,婉曼柔美,舒缓悠扬;叶少华的歌声充满激情和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楚黄农耕民俗艺术团表演的筛子舞,插秧舞、莲颂等,用灵动的舞姿诉说农耕生活的甜美和幸福;民歌联唱抒发出演唱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大巴顺着红色旅游公路继续前行,停在一棵有200多年树龄、数人合抱的枫杨前。据说,在新洲沦落到日本鬼子手里时,这里驻扎着着有日本军营,在大树前守备、设卡,将无数抗日志士及百姓捆在树杆上施暴甚或枪杀。于是,人们便将这棵古树称为烈士树。
顺着古树旁的一条小道往前走,这里坐落着一座唐敕紫霞寺庙。相传,隋末唐初时为当地富翁李永富之宅,因人丁俱损,后改作寺。唐贞观三年(629),李世民南巡至此,见其风景秀丽,天上紫云簇拥,遂挥毫御敕“唐敕紫霞禅院”几个大字。
告别苦行人之后,大巴车驶向新洲城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六木子热情接待了大家。
“六木子”李森林。刘谦定摄
走进阅览室,陈列着六木子的收藏品,如清末书法家张翼轸题写门匾“问津书院”拓片,徐源泉为蔡劭少将抗倭壮酬特制的 “竹苞松茂”匾牌等,全国各地的粮票、油票等。
特别引人注目里这里摆放着清代顺治八年(1651)八月由顺治皇帝颁发给时任内翰林秘书院编修曹本荣的圣旨原件。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丝织品的圣旨已经泛黄且有破损,但大体保存完好。该圣旨为两道敕命,一道是敕封曹本荣为文林郎、其妻李氏为孺人,另一道是敕封曹本荣之父曹大辅、母于氏的。分别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中间盖有皇帝的玉玺,可见“敕命之宝”四个汉字。
圣旨部分内容。 摄影 李森林
这幅圣旨材料为丝织品,左右两边分别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中间盖有皇帝的玉玺,可见"敕命之宝”四个汉字。圣旨长(残存)120厘米,宽31厘米。圣旨正文,汉文部分以端庄小楷书写,字体工整秀丽,行文简洁流畅。
据新洲区长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李森林介绍,该圣旨为两道敕命,一道是敕封曹本荣为文林郎、其妻李氏为孺人,另一道是敕封曹本荣之父曹大辅、母于氏的。
该圣旨反映了清代的推恩封赠制度。文林郎是清代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曹本荣品行端正,办事认真,受到了朝廷的封赏,按照当时的制度,也要同时奖励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圣旨封赠曹本荣、曹父为文林郎;曹母、曹妻为孺人。这种“爱屋及乌”的奖赏制度,在当时被称为"推恩封赠"。
李森林说,这幅圣旨真实记录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推恩制度,对于研究清前期社会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结合相关史料,圣旨的重现,从侧面反映了新洲民间盛行耕读传家之风,这对传 承优秀历史文化,推动新洲“问津文化”的深入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文 李蘅
曹本荣(1621~1664),字欣木,号厚庵,湖广黄冈(今湖北新洲)人,清初理学家。自幼勤奋好学,博通经史,问津书院会课生员,学从王阳明入手。顺治五年举人,六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秘书院编修、日讲官,官至国史院侍读学士。布袍蔬食,以清节自励。顺治八年上《圣学疏》规劝帝王修德勤学,首开清代理学家参政之例。
李森林藏品。刘宝森摄
六木子用“耕读传家,崇文尚武,孝亲节义,传德报恩”十六字箴言概括出孔子问津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修养要求,更是对家族和社会的期许。
通过这次新洲之旅,使大家不仅增加了对包含有孔子问津文化、邾城文化的新洲历史文化和民俗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深了文保志愿者之间的友情。如果有人要写人文武汉团队文保事迹,一定要将六木子、苦行人等新洲网友文保事迹写进史册。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新洲区问津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主编: 田联申责编:力 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