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雁枝(福建)
山西的地名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像先前去过的绛县,还有今天到访的隰县,以及夏县、蒲县、祁县、沁县、兴县、岚县……都只有两个字,都有特定的意义。
有的生僻少见,要是没有去过,根本读不出来。像隰县的隰字,属于第一次认识,意思是低湿之地,指地势低洼潮湿。隰县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地理特征。隰县隶属于临汾市管辖,离太原市225公里,山西王阎锡山在这里有故居,由此可见,当时的隰县,也是战略重地。
此访参观游览的景区,是隰县城区边上的小西天千佛庵。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变化,还是得益于去年问世的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游戏植入了,千佛庵明末清初留下的悬塑彩绘元素。一夜之间,让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和精湛技艺,进入大众视野。
小西天千佛庵,耸立于两山之间,形似一艘航船,行驶在峡谷里。地势陡峭,风景不错,可以俯瞰一两公里外的城区。
小西天千佛庵,最经典的是大雄宝殿的彩绘木雕泥塑,历经明末清初两朝代,400位工匠17年持续不断的精雕细刻才完成。一两千尊神态各异,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佛像,到如今依然完好如初,矿物质颜料的彩绘,耀眼夺目,实属罕见,堪称一绝。自己很纳闷,不解地问当地导游:几百年来,不断的战乱、毁佛运动、军阀混战、文革时期……这些稀世之宝,是如何幸存下来?她不置可否的回答道:也许是女性为主导的尼姑庵,外界关注度不是太高,加之地理位置相对隐蔽的原因,让千佛庵免遭浩劫吧。
我又刨根问底:这绝世宝物,为什么最近几年才享誉世界?她正向我讲述去年一款游戏,引火千佛庵的故事时,身边一位来自东北黑龙江的青年男子,听了我们的交流,主动上前搭讪,像老友相逢般很友善的用手搭上我的肩膀,接过话茬子:这个话题我来说,“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去年一问世,我就打了通关,最有发言权。紧接着,他告诉我,“黑神话悟空”创作团队,用专业的设备和特殊技巧,把悬塑彩绘里千佛的细部特征清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就引起很大的轰动。要知道,若没有借助专门的器材,就算站在近前,也看不到微小佛像面部表情包。他继续介绍到:“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因小西天千佛庵的悬塑彩绘而一夜走红,引流几千万,赚得盆满钵满。据说其主创者,不由感慨到: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都在吃祖宗留下的老本啊!我又抛出一个疑惑:这么漂亮的文物,过去这里的人为何就视若无睹呢?“山西像这样的国宝,司空见惯,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不太在意吧?”这是他的揣测和分析,我觉得言之有理了。导游接话了: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处文物,文保部门大概率很快会出台举措,禁止游客入内参观和拍照,只能在门口肉眼观看,你们算非常幸运,应该多看几眼。
走出千佛庵,有人打趣说:来到了隰县小西天,大家都成佛升天了。
隰县盛产玉露香梨和苹果,香梨水分足,很甜很好吃,口感了得。而且,物美价廉,一斤只卖一两元。
返回太原途中,专门安排参观位于太原郊外孟封镇的山西水塔醋业(纯玩团,非购物)。山西是陈醋生产的大省,而山西水塔醋业又是山西醋业的龙头企业,行业里的天花板,占地面积1500多亩。参观了手工制作醋从备料、发酵、酿造、储存、包装等 生产流程全过程,算是开了眼界。该醋业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东道主让大家品尝了不同年份的陈醋,品质确实不错,色泽像酱油,比较浓稠,口感酸甜而醇香,回味绵长。
第一次来到太原,不去古城和地标建筑,绝对辜负此行了。太原古县城旧址上,复建的仿古街,走马观花走了一小段。在一家面馆品尝了面,这道陕西著名的面食,十多年前在它的“老家”西安吃过,此番在太原这“水土不服”的异乡, 感觉更地道。众口一词,陕西的面面筋道好吃。
晚间,到了太原古城最热闹的食品街、钟楼街、鼓楼街,等几条步行街和柳巷随便走走逛逛。
锦绣太原——我们如此热爱太原。山西之行,十分圆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