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晋祠,枉到太原”,而深秋的晋祠,藏着一场跨越五个世纪的黄金狂欢。王琼祠前那对相守500年的连理古银杏,近期已全面换上顶配“黄金甲”——雄株叶片率先染金,像被老天爷泼了整罐金箔;雌株紧随其后渐次泛黄,自带温柔渐变滤镜,正式进入颜值巅峰期。
步入晋祠博物馆,穿过雕梁画栋的回廊,循着人群的惊叹声望去,就能撞见这对古银杏的飒爽身姿。它们高逾20米,粗壮的树干得两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拢,枝繁叶茂如撑开的巨型黄金华盖。它们历经明、清至今的五百余年风雨,早已和红墙灰瓦的古祠融为一体,成为晋祠秋景的主角。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黄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微风一吹,扇形叶片如万千只金色蝴蝶翩跹而下,在地上铺就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
这对连理古银杏不仅颜值高,身份和故事更是自带光环。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的“植物活化石”,俗称“公孙树”——爷爷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实。更有意思的是,它们一雄一雌,南株为雄,北株为雌,相距约10米并肩而立。雄树枝条紧凑像高冷男神,树冠呈塔形,春天开黄花;雌树枝条舒展似温柔女神,树冠圆润饱满,春天绽绿花,秋日还会结出饱满的白果。
说起它们的来历,还藏着一段佳话。相传这两棵树是明代重臣王琼亲手栽种的,这位和于谦、张居正并称“明代三重臣”的太原老乡,历经四帝沉浮,被贬还乡后定居晋祠晋溪园,便种下这对银杏以寄情怀。如今,古树如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王琼祠,与“山高水长”的匾额相映成趣,诉说着穿越时空的传奇。在漫长的岁月里,两棵树相依相伴,见证了人间风雨沧桑。也正因这份“相守五百年”的寓意,这里成了无数情侣打卡的爱情圣地,不少人专程赶来,在金黄的银杏树下许下誓言。
两株古银杏树下,人潮如涌,摩肩接踵。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穿梭树下,从全景拍到特写,生怕错过一片落叶的“演技”;小朋友们捡着银杏叶夹在书里当书签,或是拼成小蝴蝶,沾满泥土的小脸上满是兴奋;身着汉服或浅色系大衣的姑娘们轻倚树干,衣袂飘飘,透过古祠的圆门、眼形窗,与金黄银杏、古朴建筑同框,仿佛从古代画卷里走出来的美人。
深秋时节,流连于晋祠“三绝”“三宝”,已让我惊叹不已。红墙灰瓦间邂逅两棵身披“黄金甲”的连理古银杏,这意外的惊喜,更是丰盈了我的内心。
(作者 石晓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