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又称大黄山,胭脂山,燕支山,“焉支”与“阏氏”同音。“阏氏”是匈奴皇后、王妃、妻子的意思。位于甘肃省山丹县东南45公里处,属祁连山支脉。
一、锁控河西走廊的要地
焉支山横卧河西走廊中段,绵延约70km。南与祁连山相望,它与南山之间有辽阔的大草滩,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焉支山北与合黎山之间只有峡口镇附近一条不宽的通道,千百年来,锁控着河西走廊的北路。至今峡口镇仍留有明嘉靖年间镌刻的“锁控金川”几个大字,历代军事要地,现在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历史发展
西汉前,焉支山先后为月氏、匈奴族占领。汉武帝时,霍去病两度率部“出陇西”、“逾焉支山”赶走匈奴。匈奴民歌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之句。
隋、唐、宋、元等朝代,这里多次发生过战事,直到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经过一次重大战役后,基本上结束河西战事。明、清时代仍驻军防守。
三、旅游资源
焉支山山脉面积6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有“河西小黄山”美誉。夏季日均气温20℃。
焉支山中水草丰美,自古为天然优良牧场。是主要水源涵养林地。山区林场建有焉支山森林公园。

焉支山主峰海拔3978m,山顶终年积雪,山腰草木葱茏,松柏森林,盛产大黄、黄芪、秦等药材,山上有百花池,周围绿树环合,池中碧水涟漪,雪峰倒映,景色喜人。
(图片来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