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陇南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陇南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0.77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0.25亿元,部分酒店入住率达90%以上,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陇南以“生态陇南 康养胜地”的文旅模式已获得市场认可,也得到了更多游客的青睐。
地处“秦陇锁钥、巴蜀咽喉”的陇南,不再是各地游客的过境节点,而是以武都万象洞的地质奇观与万象古街的人文新景为双核,在川甘文旅联动中完成从通道到目的地的能级跃升,成为川甘区域文旅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01
一直以来,在川甘交界的文旅版图中,九寨沟以世界级自然景观锚定流量核心,甘南以藏地文化构建独特体验,而陇南的价值长期被低估。这种格局的打破,始于对区位优势的重新认知与基础设施的硬支撑。
作为甘肃唯一全境属长江流域的地区,陇南正从地理空间的几何中心向文旅流量的转换中枢跨越。尤其是随着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等交通干线的投运,陇南文旅的发展势能持续释。

而最关键的是武九高速贯通后,将武都至九寨沟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使“朝九晚五”(朝发九寨沟,晚宿武都区)的旅游新模式成为现实。这条高速更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是,陇南牵头成立甘陕川毗邻地区(九寨沟-武都)文旅环线战略联盟,推出“三日游三省”精品线路,主动将自身嵌入川甘文旅大环线的核心链条,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发展。
仔细审视川甘两省的文旅合作,尤其是随着交通的持续改善,从九寨沟到武都,从阿坝州的海子到甘南草原的壮美,一条串联川甘秘境的文旅黄金带正悄然成型。
而这种枢纽重构的价值,在武都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都凭借万象洞与万象古街的“双IP”组合,正打造大九寨旅游经济圈的游客集散中心。
2024年陇南市接待游客达4567.7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0.41亿元,其中武都作为核心区,承接了大量从九寨沟、甘南溢出的客流,区位优势已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川甘文旅竞争中,陇南的破局关键在于构建了差异化的IP体系,其中武都万象洞与万象古街构成的“万象IP群”,实现了自然奇观与人文体验的互补共生,成为承接川甘流量的核心载体。
02
陇南文旅的突围之道,在于跳出“单一溶洞观光”的局限,打造“距离城市最近的地质奇观”综合体,通过联动姚寨沟的生态山水、千坝草原的高山风光,形成了集溶洞探秘、温泉疗养、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旅康养集群。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万象古街,可以说万象古街彻底提升了陇南的城市形象,成为甘肃最好的街区文旅综合体,成为陇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前,笔者专门到陇南万象街,彻底看到了不一样的陇南,虽然开街不到一年,但是夜晚人流如织,演出、灯光、电影和民俗等一系列打卡点让游客深度体验了陇南的文化。
过去的这几年,随着兰州老街、天水古城、武威雷台、甘州府城等一系列街区文旅综合体的建设,让不少城市都开始重视这类业态,而随着万象街的投入运营,甘肃省内的街区建设也开始走向了更加精细的建设与运营阶段,而陇南万象街的成功也给了其他市州更多的启示。
陇南万象街从规划、建设到运营,都遵从了文旅产业发展的规律,通过在主城区打造街区文旅综合体,为陇南打造了一个城市会客厅,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陇南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可以说,接下来文旅产业必将成为陇南的支柱产业,而以官鹅沟、万象洞、万象街、武侯祠为代表的景区将成为支撑陇南文旅发展的核心力量。
陇南这种“自然奇观+人文街区”的IP组合,形成了观光引流、街区留客的良性循环,使陇南武都从“过境点”转变为“停留地”,成为川甘文旅联动和陇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03
当然,陇南的文旅崛起,并非对九寨沟、甘南的流量分流,而是通过精准分工与资源整合,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川甘文旅生态,实现了从竞争到共生的格局升级。
在产品分工上,三方形成了差异化的供给体系。九寨沟以“世界级自然遗产”为核心,主打高端生态观光;甘南以“藏地文化生态旅游”为特色,聚焦文化体验与心灵度假;陇南则以“地质奇观+乡村休闲”为抓手,填补了中端休闲与研学市场的空白。

武都万象IP群与九寨沟、甘南形成的“地质探秘-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黄金线路,通过甘陕川文旅环线战略联盟的统筹,实现了客源互补。例如,游客可先在九寨沟欣赏山水画卷,再到武都探秘万象洞、漫步万象街,最后赴甘南感受藏地风情,三方客源的交叉流动带动了全域旅游效益提升。
在产业协同上,陇南主动承接川甘文旅的产业链延伸。借助九寨沟的国际影响力与甘南的文化品牌效应,陇南大力发展民宿、文创、特色农产品等配套产业,全市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民宿1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并成功入选“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
武都的花椒深加工产品、油橄榄制品通过万象古街的线下门店与景区的文创柜台,成为游客返程伴手礼,实现了“文旅带产业、产业促文旅”的良性循环。同时,陇南探索的微短剧“内容+场景+传播”模式、“采茶制茶-茶宿体验-茶疗养生”全链条服务,也为川甘文旅带的业态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
在服务联动上,三方加速推进“智慧文旅”一体化。陇南优化“一部手机游甘肃(陇南)”平台,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智慧服务,并与九寨沟、甘南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客源信息、交通数据、景区容量等资源共享。这种跨区域的服务协同,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壁垒,使川甘文旅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升了游客的全程体验感。

从区位枢纽到IP核心,从单打独斗到联动共生,陇南的文旅发展之路,本质上是县域经济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的成功实践。武都万象洞与万象古街的“双核驱动”,不仅让陇南在川甘文旅带中找到了差异化定位,更推动形成了“九寨沟引流、陇南留客、甘南升华”的协同发展模式。
站在整个陇南的角度,陇南文旅的发展需要全体陇南人共同的努力,而过去这些年陇南文旅的发展,已经让陇南很多人受益,接下来就需要每一个陇南人都参与其中,通过积极调动各方力量,让陇南的文旅产业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陇南年轻人能留在陇南,助力陇南高质量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