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春季
在群山怀抱中,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宛如一座立体的生态博物馆,无声地向世人展示着横断山脉的自然奥秘与生命脉动。这里没有高耸的围墙和固定的展架,广袤的森林、湖泊、草甸与溪流,便是它最宏大的展厅。
这座“博物馆”是“森林—湖泊—沼泽—草甸—冰川雪山”复合生态系统典型代表,从湖滨的湿地生态系统,到缓坡的云杉冷杉林,再到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不同的海拔梯度如同博物馆的不同展区,完整呈现了从温带到寒带的植被垂直带谱。每一片树叶的舒展、每一声鸟鸣的回荡,都是大自然最真实、最生动的解说词。
夏季
随着季节流转,这座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也在悄然更替。春季,新绿初绽,草甸上各色野花如星点般绽放,奏响生命复苏的序曲;盛夏,茂密的云杉与冷杉林撑起巨大的绿色穹顶,成为天然的“空调展厅”;金秋时节,博物馆披上最绚丽的“秋装”,层林尽染,红黄交织;当冬季来临,寒意渐浓,属都湖面凝结出晶莹的薄冰,在阳光下闪烁,四周银装素裹,静谧而圣洁。
秋季
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不仅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更庇护着众多珍稀物种。这里是黑颈鹤、林麝、雪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家园,也生长着高寒水韭、云南杓兰、滇藏槭等濒危植物,堪称高原上的“物种基因库”。为实现科学保护,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已建立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布设大量红外相机与环境监测设备,实现对公园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林草防火的实时监控、科学分析和综合管理。
冬季
在这座活着的博物馆里,每一位访客都能直观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脆弱,并从最初的生态故事聆听者,转变为传播者与守护者。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亲近与理解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悄然升华。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所呈现的,已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共生共荣的生命实践和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动范本。
云南网记者 贺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