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2天!
研学实力,魅力通州!
运河文脉流淌,研学成果落地!
青小媒(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BQSQfuzhongxin)了解到:
2025“遇见·运河”
城市探访系列活动成果展
将于11月4日
在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
正式启幕!
全年精彩瞬间
与优质研学资源
集中呈现,
内容扎实、体验丰富,
静候您亲临现场,
共赏运河研学游的独特魅力!
遇见运河・研之有物”
说到大运河,你会想到什么?是千帆竞渡的漕运盛景,是匠人手中流转的非遗技艺,是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还是老手艺里绵延不绝的人间烟火?
在“遇见运河・研之有物”研学活动中,一批主题课程早已“火出圈”——它们把运河文化揉进动手实践里,藏在历史探寻中,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真正融合。今天就带大家盘点课程征集活动里的“宝藏课单”,一起解锁运河文化的多元魅力!
非遗传承主题:动手触摸千年匠心
如果你想让孩子亲手体验“非遗里的运河”,这几门课,别错过。
《剪纸制作体验》以“龙生九子”为灵感,将运河故事融入方寸之间;《北京娟人唐娃娃》通过细捏绢花、精描面容,传递运河畔的京味美学;《探秘榫卯智慧课程》不用一钉一铆,带孩子们解锁中式建筑的结构密码;《花丝镶嵌制作体验》在掐丝、攒花、镶嵌之间,将金属化为精美的运河主题饰物;《非遗古法中药香牌手工制作》依托古法配方,把中药香牌变为可佩戴的文化记忆;《大国丝弦・琵琶匠造工坊》则让孩子们见证木头如何经由榫卯与声学融合,成为奏响千年运河韵律的乐器。
此外,《运河密语・影画纹心》《古代建筑模型制作》《二十四节气探秘》等课程,也引导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中,感受运河匠心传承的温暖与力量。
历史印记主题:在行走中读懂大运河
历史不只是课本里的文字,也可以是脚下的路、眼中的光。
《运河红脉光影铸魂》通过红色观影与实地探访,带领学生走进运河红色地标,感受真实的精神传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主题活动》以“铭记历史·青春担当”为主题,通过多元形式触摸抗战记忆,感悟民族精神。《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博物馆》实现“一眼望千年”,见证这座地处农耕游牧交界处的汉代边城,如何经历两千年融合成长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读懂中华民族统一与发展的壮阔历程。《大运河博物馆、瓷画馆(两馆)活动》则通过博物馆展陈溯源运河历史,在瓷画艺术馆中观察匠人“以瓷为纸、以釉为墨”,再现运河沿岸的人文画卷,感受工艺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传承运河文化》《运河思政大课堂方案》等课程,也将运河历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孩子理解“一条运河如何承载千年文明”的深刻内涵。
运河文脉主题:跟着运河读懂“通古运今”
从古老漕运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如何塑造今天的通州?
《古城寻踪・运河问脉》以故城探秘与运河溯源为核心,通过模拟考古、绘制遗址草图、探究贸易路线等实践,深入理解运河文化及遗产保护。《漕运古道,运河麦香》则让学员亲手揉制面团,聆听柴火跃动,目睹麦香在窑中绽放,从舌尖味蕾触摸流淌千年的漕运记忆。《“通古运今・副中心探秘”4天3晚研学》专为高一高二学生设计,从运河古遗址走向城市新地标,亲身体验“古运河”与“新城市”的和谐共生。《运河飘香・食养有道》沿大运河历史脉络,探寻种子、药材与食材如何随漕船南北流转,融入百姓饮食与养生智慧,展现通州作为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匠心寻艺・文脉探源》《主题文化探索盒子:漫漫带你看世界》等课程,也以“探秘+实践”的方式,引导孩子读懂运河文脉的昨天与今天。
自然实践主题:在运河畔解锁“自然课”
走出教室,运河两岸就是最生动的课堂。
《林间探药・手作传承》带领孩子们化身小药童,走进运河岸边林地,辨识药用植物,亲手制作草药饰品,体验传统药材制作的匠心智慧;《运河两岸生态种植——酵素》通过制作环保酵素,让孩子们理解生态循环理念,建立绿色发展的环保意识;《运河人家耕读乐・乡野奇趣体验》让孩子们体验播种、浇水、采摘等农耕活动,感受“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咯咯森林研究所:鸡的科学大发现》则引导孩子们扮演“小小动物学家”,在运河边农场通过观察记录、特征比对,探索家鸡的生存奥秘。
《穿越历史寻文明・躬耕田园悟成长》《慢时光境药食同源系列》等课程,也将继续带领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知识,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成长。
一条运河
串起历史、自然与匠心
一门好课
让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可传承
这些精彩课程,将于近期在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集中展示。届时,多家优质研学机构也将现场互动,我们诚挚邀请您来走走、看看、聊聊!
未来,我们还会持续挖掘更多优质运河研学游课程,带大家深入探索运河文化的每一个精彩维度,在行走中感悟运河对通州城市品格的塑造,在实践中让运河文化代代相传。
来源:文旅通州

更 多精彩视频 尽在“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视频号 快来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