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像一层薄纱,轻轻铺在张掖七彩丹霞的山峦之上。我牵着老伴的手,她微微颤抖的指尖还带着昨晚高原微凉的寒意,孙子小宸宸像只欢快的小鸟,蹦跳在我们前面,时不时回头喊:“爷爷奶奶,快点!老师说这里的山是‘彩虹’变的!”
我们一家三代的旅程,就在这片被大自然打翻调色盘的奇景中徐徐展开。老伴和我相伴三十多年,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细纹,却让她的笑容愈发温润。她总说,年轻时为家庭奔波,如今孙子大了,才终于能和我一起,把年轻时舍不得的钱,都花在看世界的路上。这次七彩丹霞之行,便是她心心念念了许久的愿望。
景区入口处,巨大的彩色岩层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金红,仿佛大地深处燃烧的火焰被瞬间凝固。我们乘坐观光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上行。小宸宸
趴在车窗上,小脸贴着玻璃,眼睛瞪得溜圆:“奶奶,山真的在变颜色!刚才还是红色的,现在变成黄色了!”老伴笑着,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头,目光却投向远方层叠的山峦,眼神里有种我熟悉的、对壮丽景色的敬畏与感动。
我们停靠在第一个观景台——七彩屏。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被精心雕琢的彩色宫殿。近处的山体如刀削斧劈,纹理清晰,红、黄、橙、绿、白、灰、紫……各种色彩如同流动的绸缎,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铺展到山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道纹路都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老伴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她那本边角磨损的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录着:“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岩经亿万年风化、流水侵蚀形成……”她年轻时是小学语文老师,如今退休了,这份对知识的认真劲儿一点没变。我则举起相机,镜头里,她微微佝偻的身影与身后磅礴的彩色山峦形成奇妙的对比,渺小却坚韧,平凡却动人。
小宇对地质成因不感兴趣,他更热衷于“寻宝”。他指着一处岩壁,兴奋地叫起来:“爷爷,快看!那块石头像不像一只大恐龙?”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处风化形成的岩体轮廓,竟真像一只仰天长啸的巨龙。老伴也来了兴致,她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然后轻声给孙子讲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她声音轻柔,和着山风,飘散在彩色的山谷里。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时光的河流在此刻交汇:古老的地质运动塑造了山,古老的神话滋养了人,而眼前这老少相携的画面,正是生命最本真的传承。
午后,我们来到更为开阔的七彩大扇,这是景区的精华所在。巨大的岩体如同被巨斧劈开,扇形展开,色彩之丰富、规模之宏大,令人屏息。阳光直射,山体的色彩仿佛被点燃,红得如血,黄得如金,绿得如翡翠,整个山谷流光溢彩,宛如上帝遗落人间的调色盘。小宇被这壮丽景象震撼,安静下来,只是紧紧抓着我的手。老伴则久久凝望,眼眶微红。她轻声对我说:“老头子,你说,咱们这一辈子,吵吵闹闹,风风雨雨,到头来,不也像这山一样?经历多少磨难,才有了今天的颜色。这颜色,是时间给的,是风雨给的,是太阳给的……多好看啊。”
她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是啊,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物质的匮乏,承受过生活的重压,也享受过时代的红利。我们的婚姻,如同这丹霞地貌,由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砂砾)堆积,经过岁月的冲刷(风雨)和共同经历的考验(风化),才沉淀出如今这沉静而温暖的底色。那些曾经的争吵、误解,如今看来,不过是为这底色增添了几分独特的纹理,让我们的相伴更加厚重、更加真实。
下山时,夕阳西下,给七彩丹霞披上了一层更加浓烈、更加梦幻的金红色外衣,整个山谷如同燃烧的火焰。小宇累了,趴在老伴的背上,昏昏欲睡。我搀扶着老伴,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台阶。晚风带着凉意,但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我回头看了一眼那在暮色中愈发瑰丽的山峦,又低头看了看身边白发苍苍却笑容安详的老伴,和她背上熟睡的孙子。
这趟旅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在这壮阔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了我们这一生的旅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路口”?我们曾无数次面临选择,也曾无数次携手同行。而此刻,三代同游的足迹,就印在这片历经沧桑却愈发绚丽的土地上。它无声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抵达某个终点,而在于这一路上,有人与你共赏这人间的奇景,共话这岁月的沧桑,共享这平凡的温暖。当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与七彩的山影交融在一起时,我忽然明白,这,就是最动人的风景,就是最圆满的人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