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通讯员 赵婧
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秋阳暖照,清风轻抚,武汉龟山景区游人如织,不少市民游客特地来此登高祈福。一群武汉文旅志愿者穿梭其间,用引导、互动、拍照等暖心服务,为老年游客的节日增添了别样温情。
上午9时,龟山东门步行道入口处已热闹起来。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红马甲,手持“志愿敬老 重阳同行”“重阳登高 志愿暖如家”“武汉文旅志愿者”等指引牌,耐心为市民游客答疑。
“爹爹,请顺着这边走,不远处就是观景平台”“洗手间在观景台旁边”“上山下山请小心脚底下,注意安全”……一句细致的提醒,一个贴心的手势,让老人们刚入景区就感受到了浓浓暖意。
入口处的几把遮阳伞下,互动问答的热闹声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大家知道重阳节还有什么别称吗?”“登高插茱萸有什么寓意呢?”志愿者李俊提问,不少老人争相回答——只要答对三个问题,老人就能领到一个艾草养生锤。
若想体验动手乐趣,志愿者还会手把手教大家现场DIY制作。“艾草闻着香,拿在手里捶捶腿真舒服!”拿到养生锤的老人都爱不释手,有的当场就互相捶打按摩,笑声回荡,有的忍不住和自己的作品合影,表达对志愿者的谢意。
李俊是武汉这么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导游,这些题目是他和3位同事精心准备的,从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到敬老传统的由来,几十条知识虽简单却蕴含文化味。
81岁的市民吴云芬婆婆也积极参与,她介绍说:“我们一大家人每年重阳节都会来龟山登高,今年祖孙三代一共来了12口人,恰好碰到这个活动,更热闹了!”
人群中,一位答出“安塞腰鼓来自陕西”小众知识点的老年游客令人惊叹,志愿者们询问得知,他是陕西汉中人,本是去杭州办事,特意在武汉停留两天,先后逛了东湖、省博物馆,当天专门来龟山登高。“武汉的历史太厚重了!省博的编钟表演很震撼,今天在龟山又感受到这么热情的服务,以后肯定还会来!”
现场互动氛围浓厚,市民游客们都兴致高昂。市民罗爹爹饶有兴致地反问志愿者一个问题,让大家猜自己的年龄。当得知他和李俊是同一天生日时,爹爹又惊又喜,拉着李俊合影留念:“太巧了!这可真是缘分啊!”
武汉音乐学院学生徐慕秋是浙江人,当天恰是她的生日,没有家人陪自己过生日,却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别样的温暖。“能陪武汉的爷爷奶奶们热闹过节,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生日纪念,特别有意义!”徐慕秋笑着说,爸妈知道她参加志愿活动特别支持,直夸她懂事。
同为武汉音乐学院学生的武奕斐,则悄悄为老人们准备了特别惊喜——头一天晚上,她用自备的水晶、绳子,连夜做了十多个精致的手工戒指。“奶奶,这个送给您,祝您重阳节快乐!”当她把戒指戴在老人手上时,老人们满眼惊喜,摩挲着戒指连声道谢:“这孩子太用心了!”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谢谢你们!”这是志愿者们当天听到最多的话。每每这个时候,志愿者们都会指着自己衣服上的LOGO骄傲地说:“您看,我们是武汉文旅志愿者!”
“其实我们收获的更多,帮别人解决问题、分享快乐,自己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今天体会得特别深。”李俊感慨道。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当“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遇上“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在龟山景区举行的这场重阳登高活动,不仅让老年游客感受到了节日的温馨,更让文旅志愿者成为了城市文明的传递者——他们用青春的热情与细致的服务,为江城的重阳增添了温暖底色,也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