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在美食飘香、娱乐纷呈的第32届杨凌农高会现场,一个没有设置美食摊位、缺乏娱乐设施的展区,却凭借独特的自然气象、资源珍宝、文化内涵,持续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为展会期间名副其实的“顶流担当”——这就是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打造的主题展区。新颖超前的创意呈现、璀璨夺目的奇石样品、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再加上极具感染力的原创快闪节目《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让该展区在众多展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观赏游客人数始终位居前列,用硬核实力圈粉无数,深刻诠释了自然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盛会,杨凌农高会历来是各地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和休闲娱乐项目的展示舞台,美食摊位和互动娱乐设施往往是吸引游客的“标配”。然而,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展区却另辟蹊径,将焦点放在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上,同步展示发展保护协同共生事业愿景,以“物+人+文”三向互动的创新模式,为游客带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
步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布置的矿产展台,这里向公众传递的是陕北能源革命转型发展理念。这里陈列了以陕北为主的16种全国排名靠前的矿产样品,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十种奇石美玉,以及来自大地深处的岩心样品。晶莹剔透的紫水晶、色彩斑斓的绒铜矿和氯铜矿、质地细腻的蓝田玉……每一块矿石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标注其产地、成分、形成年代以及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有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的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教矿石相关知识。原本看似“冰冷”的石头,在科普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让游客们直观感受到了陕西富饶自然的矿产资源禀赋。
对角线位置的环状秦岭七十二峪模型图和重点保护动植物标本展区同样人气爆棚,这里向公众传递的是陕南生态优先永续发展理念。展区内,大熊猫头骨、短耳鸮、遗欧、花鼠、刺猬等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栩栩如生,仿佛时光倒流,它们都“活”过来了;秦岭冷杉、华山松、珙桐等珍稀植物标本形态逼真,细节清晰可辨,仿佛在诉说遥远的森林传说。这些标本不仅展现了陕西大自然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传递出保护自然资源、守护美丽自然的重要意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孩子们在观赏中学习生态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展区内最具亮点的莫过于近代以来那些泛黄的各种土地、房屋、林木、矿产所有权证的展示,这里向公众传递的是关中耕地保护安全发展理念。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引发了不少老年游客的共鸣,他们纷纷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场景,感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年轻游客则通过这些证件,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增强了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
展区东北角是现代自然展台,向公众传递的是全省土地供给绿色发展理念。这里既有全省建设用地要素投入情况,也有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底线与发展愿景。最吸引观众目光的是有关高铁、水库、煤矿、学校、医院等现代化建设项目的用地模型展示,还有地质灾害防治、地灾避险搬迁、不动产登记等画面展示,这些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自然资源人甘做基石、默默奉献的事业初心与奋斗使命。
更令人惊喜的是,展区内不定期上演的创意快闪节目。从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征集来的数十名工作人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把关于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保护协同共生理念融入朗诵、合唱、舞蹈等表演形式中,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游客传递相关信息。快闪节目一经上演,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围观,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欢呼声不断。这种创新的工作宣传方式,打破了传统展区的沉闷氛围,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深受大家喜爱。
“原本以为自然资源相关的展区会很枯燥,没想到这里这么有意思!矿石、标本都很吸引人,快闪节目也很有创意,还能学到不少知识。”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女士笑着说,她已经是第三次来杨凌农高会了,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展区是她此次参观印象最深刻的展区之一。
“没有一样吃的喝的,却吸引了大量游客!”一位路过的参观群众如是说。他是带着孩子来逛农高会的。他说孩子最高兴的是,在自然资源厅展区地面的地图上,找到了自己的老家。他说:“我家孩子把你们馆里的生态模型,像大秦岭、关山草原、毛乌素沙地,逐个摸了一遍!”(通讯员 小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