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展演现场,当攀枝花盐边傈僳族服饰的身影出现在T台中央时,靛蓝裙摆流淌的植物染光泽与银泡坎肩的闪烁光芒,瞬间攫取了全场目光。这套被称作 “彩虹织就的衣裳”的非遗服饰,正以跨界融合的姿态,书写着四川非遗“文旅+百业”的生动答卷。
据悉,今年四川文旅非遗通过IP授权模式,已推动2000余个非遗品牌跨界合作,达成授权金额超5亿元。在这场非遗与现代产业的对话中,盐边傈僳族服饰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盐边傈僳族非遗服饰与国际时尚的精彩共创。”随着解说声响起,模特身着“阿木诗依”品牌服饰缓步走来——盘领偏襟上的“太阳花”刺绣层层绽放,暗含傈僳族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红色条纹百褶裙的褶皱间,仿佛藏着民族迁徙的百年记忆。这套服饰由非遗传承人以火草麻布手工缝制,经浆草、核桃树皮等植物染料浸染,二十多道工序凝结着“追赶太阳的民族”与自然共处的智慧。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国际化突破:该品牌携手中国飞亚达腕表登陆2026巴黎春夏时装周,与巴黎高定品牌INCLOVER联袂呈现的大秀,在塞纳河畔掀起“中国风”热潮。正如国际时尚杂志《时装LOFFICIEL》所言,这些服饰上的云纹、水波纹刺绣,都是“绣在衣襟上的宇宙观”,将民族记忆化作了可触摸的时尚语言。
这场展演中的傈僳服饰高光时刻,是四川非遗跨界矩阵的生动切片。在其前后,彝绣与FENDI的联名作品再现《时尚芭莎》封面风采,藏羌织绣亮相NBA名人赛赛场,竹编与《蛋仔派对》《遮天》等数字 IP的联动更收获Z世代追捧。但盐边傈僳服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从盐边县傈僳族非遗传习中心的火塘染布台,到巴黎时装周的聚光灯下,14名非遗传承人带领百余名新秀织就的,不仅是服饰,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传到更远的地方。”盐边县傈僳族研究会会长谷艳的话,恰是这套服饰“出圈”的密码。作为“阿木诗依”品牌创始人,这位从巴黎学成归来的傈僳族姑娘,让意为“彩虹”的民族服饰在全球舞台绽放光彩。
从雅砻江畔的植物染缸到塞纳河的时尚秀场,从传习中心的针线到世运会的非遗引导牌,盐边傈僳族服饰的每一针线都在证明:四川非遗正以“行走”的姿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中央熠熠生辉。(供稿人:郝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