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开始,国内游市场热度逐渐回落,陆续进入传统淡季。机票折扣加大、酒店价格回落、景区客流减少……多重利好叠加下,旅游产品报价迎来“大跳水”,“抄底”错峰出游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
随着旅游市场回归常态,出游成本较旺季显著下降。据了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左右,国内游整体价格较平时平均下调 10%—20%,机票、住宿、地接服务等环节的成本回落,直接带动线路报价走低。除了常规淡季降价,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会针对未招满的团队推出“尾单特价”“限时秒杀”等福利,价格优势更为突出。鞍山中侨妇女旅行社总经理鞠朝瑛介绍,临近出团日期时,为吸引游客、加快资金回笼,部分线路的尾单名额价格直降千元左右,如华东五市轻奢江南双飞6日游特价1999元,厦门双飞6日游秒杀价不足2000元,桂林双飞7日游特价为2799元,西安双飞6日游特价为2299元,贵州梵净山双飞6日游的特价为3199元,海南双飞6日游特价3500多元。能抢到这类尾单,相当于用“地板价”享受常规品质,非常超值。
低价与“人少景美”的双重吸引力,让错峰游市场提前升温。从旅行社报名数据来看,银发族和可灵活安排带薪休假的上班族成为主力军,近期参团游客明显增多。不少高性价比团型因名额有限“一位难求”,尤其是秒杀、尾单等特价名额,往往刚一放出就被抢空,拼手速成为“捡漏”关键。业内人士建议,有出游计划的市民可提前关注心仪线路,一旦遇到合适的捡漏机会,不妨果断下手,避免错过优惠。
真正的划算,是“价低质不低”的性价比,而非以牺牲体验为代价的低价。旅游业内人士也特别提醒,选择特价团时需保持理性,务必通过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报名,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自费项目、是否涉及购物店等核心信息,警惕“不合理低价游”陷阱。全媒体记者 杨海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