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去除“班味”,是我们上班族不断思考的问题。
大家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假期太少而想去的地方太多,于是便催生出了“特种兵”的旅游模式。我有位同事就是“特种兵”旅行的爱好者,她买了航空公司“周末随心飞”的套餐,提前几天选好想去的城市,周六一大早出发,周日晚上返程。打开她的朋友圈,每周末都有不同的定位,遍布大江南北的照片风景各异,令人心驰神往。
作为低精力人群,我的周末生活集中在住所附近三公里范围,比起别人天南海北的精彩短途游,我的生活显得乏善可陈。在朋友的鼓励下,我也决心来一场“特种兵”旅行。
打开小红书搜索“北京周边游”,铺天盖地的帖子让人眼花缭乱。他们有着清一色的旅游模板,“某某景点去了,某某奶茶喝了,某某博物馆看了”,效率之高令人惊叹。由于周末游的核心特点是时间紧任务多,帖子中甚至有精确到小时的日程安排,保证按这个顺序可以实现旅游效率最大化。还有人专门发布了“挑战周末出去玩100+城市”系列,有街巷里冒着热气的小吃,晨曦中升起的朝阳,还有绿野仙踪般的森林原野,越看越让人心动不已。我甚至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尽早行动,按照每个月去两个城市来算,半年就可以玩遍好多地方。我兴奋地滑动着屏幕,不停地点击“收藏”和“喜欢”,脑海中憧憬着接下来的旅程。
在众多周边城市的考量中,我和朋友选择了一个交通便利且难度系数较低的海边小城。确定好地点后,一整周都洋溢着幸福的心情。平日讨厌的工作似乎也没那么难挨了,日子终于有了盼头。那句话说得没错,“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
我们定在周六早晨出发。起床时间比工作日还要早,一路睡眼惺忪地挤地铁,上了高铁终于松了口气,但还要打起精神查询未完成的攻略。抵达目的地时已近中午,海边的天气闷热潮湿,等车的功夫我已经汗流浃背。之后又打车十几公里才到达酒店。
经历了这段舟车劳顿,我突然有点想念家里的小床,平时周末这个时间我应该刚起床,优哉游哉地做个早午饭,现在却要强忍困意和时间赛跑。从办理入住开始,我们就拿出了军训的架势,用最快的速度梳洗穿搭,看着化妆镜里自己睡眠不足略显憔悴的脸庞,还有一路奔波流汗已然出油的头发,我不禁感慨这和理想的旅游状态相差甚远。此时肚子也发出了饥饿的讯号,可并没时间吃一顿正经午饭,塞了几口面包便匆匆出门奔赴景点。
时间紧迫,我们需要将平时一天的行程压缩在半天完成,每处景点预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第一个景点是礁石滩,抵达以后,我们一刻也没有休息,秉承着“来都来了”的原则,打卡点要全,拍照要出片,文创要买齐,不知不觉两个人都忘记了“一小时”游览准则。好不容易喘口气,在沙滩上席地而坐,突然感受到膝盖传来的痛感,小腿也开始酸胀,这时微信步数已近一万,远超我日常的运动水平。在海风的吹拂下,我微微闭起眼睛,听着白噪音般舒缓的海浪声,感受细沙像棉花般松软,竟有种想要睡去的冲动。好友焦急的声音打破了我的宁静:“快走!不然下个地方来不及了!”
若是平日,我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在此消磨一个下午,然而此时却被时间牢牢掌控,想到还有那么长的旅程,焦虑的感觉突然涌了上来。我感受着身体的疲惫,心里也觉得不安。旅行原本是为了休闲和放松,现在却变成了一场以出片为目的的考试,一次争分夺秒将所有景点尽收眼底的拉练。旅途不再释放压力,反而成为压力源本身。
到达第二处景点的时候,云层突然变得厚重,光线暗淡下来,远处的灯塔不再清晰可见,我们顾不上休息,背包一扔,就赶紧掏出相机。可惜拍出来的海水是灰色的,浪花也如同啤酒泡沫一般杂乱。我不停地调整着位置,但怎么拍都不尽如人意,和好友互拍的人像也都不满意。此时经历了长时间的体力消耗,两个人都出现了疲态,我们的热情就像手机电量一样迅速下降。不知是海风太大还是缺乏睡眠的原因,我开始感到整个头阵阵发疼,没能按时进食的肚子也咕咕作响。眼前的景色并没有社交媒体上那么吸引人,全身的疲劳感也让情绪更加低落。
环顾四周,长长的海岸上,有人趴在沙滩上安静地看书,有人悠闲地半躺在躺椅上眺望远方,有人三三两两地聚在帐篷里聊天说笑,我突然升起一种渴望,想要化作悠闲众生中的任意一人,什么都不做,就这样安静地看海就好。瘫坐了一小会儿,好友举起手机在我眼前晃了晃,“又该走了”。“什么?明明刚到不久,怎么又要走!”我难以置信地发出了哀嚎。
此时的步数逼近两万,我膝盖的不适感越发强烈,好友也觉得脚底生疼,彼此都没有任何力气说笑,只顾沉默地埋头行走。到达最后一个景点的时候,我已经丧失了拍照的欲望。但是,行程表上还有一处待打卡的地方,是一家当地著名的海鲜饺子馆。赶上晚高峰,打车过去还要很久,饥肠辘辘又体力不支的我忍不住提议,“晚餐要不在附近解决吧”。朋友听到露出了惊讶又不解的神情,“不吃明天就没机会了”。出发之前的我曾经对这家餐厅满怀期待,盼望着结束行程之后饱餐一顿,但现在的我已经对美食失去了兴趣。
“特种兵”旅行不同于普通旅行,每个时间段的行程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不容有失,错过了就再没有机会补上。为了不留下遗憾,我强行打起了精神。没想到餐厅还要等位,拥挤的人流和漫长的等待让我变得越发焦躁。朋友也同样因为饥饿和劳累感到筋疲力尽,我们两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第一道菜端上来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我们都只顾着狼吞虎咽,谁也没空细细品味美食。
这周末的“特种兵”行程下来,我已经充分尝到了苦头。在坐上返程高铁的时候,我才觉得如释重负。当行程变得范式化,便会离初衷越来越远。短途游的时间限制会放大景点资源的稀缺价值,仿佛错失一环整个旅程就不再完整。回顾这趟旅途带给我的,最快乐的时候是尚未出发的时候,一路上虽有看风景的愉悦,可都在匆忙赶路的途中被疲惫吞噬。手机里拍了几百张照片,脑海中却没有连续的风景,只剩下走马观花的碎片。
“特种兵”之旅让我放弃了“周末挑战N个城市”计划。仔细想想,周末游看似是最为高效的旅行方式,但其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前期准备上,需要浏览众多攻略帖,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同时还需要超强的体能支撑,才能在整天的旅程中保持活力,否则很容易像我一样,后半程完全失去对风景和食物的欣赏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特种兵”旅行,也不是只有旅行的周末才算得上有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过周末,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旅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作者为北京企业职员)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踏月
责编 温翠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