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习惯,每到一地,总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食品。品尝时,也都不到大饭店,而是走街串巷,专找那些街头小店。往往,最具当地特色的小吃,就在这些外观简陋的街边小店里。
此行到拉萨,也是如此这般。从大昭寺里出来,就沿着八廓街,一路巡看街边摊点陈列着的西藏特色工艺品,还有,就是想找到一家拉萨特色小吃店,满足一下我对西藏美食的好奇之心。
由于晚上还有聚会,所以品尝街边小吃的愿望没能如愿。
第二天,乘车去了日喀则。在天临大酒店午餐时,司机扎西问我想吃点什么,我说,那咱们就吃点日喀则的特色小吃吧。趁着扎西跟服务员安排时,我又补了一句,再来瓶青稞酒!
很快,身穿藏袍的女服务员就端上来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五六个小盘子。扎西常来日喀则,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他便给我一一报着菜名:凉拌亚东木耳、雅鲁藏布江冷水鱼、艾玛土豆、糌粑、酥油茶,全都是日喀则地区最有名的。
面对着一桌子西藏特色佳肴,我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起来。
扎西却很少动筷子,只是坐在我旁边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菜肴来。
他说,这一桌子菜里,最贵的要属这亚东木耳。这种生长在亚东县的木耳别看它个头很小,它的营养含量却非常高,远远超过一般的木耳。你知道亚东木耳什么价?最普通的也要800元一斤,要是纯野生的亚东木耳,一斤可以卖到3000元!
我听后,顿时一愣,那我们面前的这盘其貌不扬的凉拌木耳岂不至少也得值500元?我这一筷子下去,夹起的可是50元钞票呀。一时间,我似乎有点恐慌地不敢再动一下筷子了。
扎西笑着,又指着那盘仅放着只两小小的黑乎乎的红烧鱼说,这叫鮡鱼,就出自日喀则的雅鲁藏布江里。这种鱼长相不好看,没有鳞。由于生活在冷水中,所以它们的生长速度很慢,一条成鱼也就20厘米左右,还不到半斤重。由于数量少,这种鮡鱼一般的市价都不低于400元。
还有这土豆,由于它出产在日喀则北面不远的南木林县艾玛乡,所以我们都叫它艾玛土豆,这也是西藏最好的土豆。
至于这糌粑,是我们西藏人的主要食物,它是由青稞面、酥油和茶混在一起揉捏出来的。
眼前的糌粑,棕褐色,一个个被模子压成饼干状,有点像江南的绿豆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小块还有些温热的糌粑,轻咬了一口,虽觉得口感有点粗粝,却还接受得了。而且,咬一口,满嘴的香甜,就跟糕点一般。
糌粑
扎西说,由于这里是饭店,所以把糌粑做成这种点心状。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都是用手揉捏出来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
糌粑这名字听起来挺特别,其实就是炒青稞面粉。青稞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大麦,磨成的粉,比小麦面粉略微粗粝一些。糌粑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把青稞炒熟、磨成粉,然后用手把青稞面粉与酥油拌匀,再捏成小团,就可吃了。现在的人们讲究饮食质量,讲究口感,就在糌粑里掺入些奶渣、砂糖,也有的搭配着酸奶或羊肉,口感更加丰富。
糌粑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过去,西藏人外出放牧,只需带着一个木碗,背着一些青稞粉,腰上再别着一个叫“唐古”的羊皮口袋,再带上点砖茶水就行了。吃的时候,更是简单,用不着生火烧水,只要抓一把青稞粉“唐古”里,再加入些酥油和茶水,然后用手隔着“唐古”用力地抓捏,不一会儿,捏好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西藏的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空气稀薄,不适于随处点火烧水;而且,这里气候寒冷,人们就需要大量的补充能量,而加了酥油的糌粑则是最合适的主食。糌粑的热量很高,吃了一顿糌粑,一天之内也不会感到饥饿。
对我们藏族人来说,捏糌粑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你看吧,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然后在自己的木碗里放入炒熟的青稞面,再放上点酥油,冲入少量的茶水,然后就用手指不停地捏揉,直到捏成面团后,就可吃了。在这一过程中,大家一边揉捏青稞一边说笑,其乐融融,格外温馨。可以说,糌粑就是上天赐给高原人们最美妙的食物,它在藏族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就像你们南方人的大米饭、北方人的面条馒头一样。
扎西说,在我们西藏,很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并不多,也就是藏面条、糌粑、酥油茶、青稞酒,还有炖牦牛肉和羊血肠几种。
酥油茶是西藏地区的特色,就是把酥油、砖茶、盐等放入锅里,加水熬煮成浓郁的茶汤就行了。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加点碎核桃仁,味道更妙了。哪怕是饿得前胸贴后背,或是累得筋疲力尽,只要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疲惫顿时就会一扫而空,瞬间满血复活,所以酥油茶是藏区牧民最喜爱的饮品。
在所有藏族人家里,都会在炭火炉上放着个茶壶,里面就煮着酥油茶。早上一睁眼,先喝上一杯酥油茶,吃完午饭再泡上一壶,晚上饭后,再续上一杯。这一天下来,浑身舒坦。如若搭配上糌粑或糕点,那可就是藏族人日常生活的绝配!
酥油茶
扎西还点了一瓶青稞酒。我拿起酒瓶一看,是45度的。就对扎西说,还有度数更高点的吗?我听说低度酒大多都兑了水的。扎西笑着说,我不知您的酒量,所以我点了一瓶度数适中的的青稞酒。我知道,还有52度的青稞酒。不过,我觉得,在日喀则海拔太高,氧气稀薄,您老最好还是少喝度数高的酒。您老可别小看青稞酒,也常有人喝醉的时候!
对此,我也认同。不过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又有朋友作陪,不喝点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犹豫再三,我还是给自己斟了一小盅青稞酒,给扎西斟了一杯酥油茶,我俩一个端酒杯一个段茶杯,捧杯后,一口饮下。
藏族美食品种不多,味道也不如内地佳肴的鲜美,但它却代表了藏族百姓的生活,也展现了西藏这片神秘土地的魅力。对于许多藏民来说,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西藏,就有一种说法,不论布衣百姓还是活佛大师,早餐必须要吃糌粑、要喝酥油茶,只有如此这般,才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