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更新,讲好“最嘉定”故事
老嘉定熟悉的西大街,有新进展了。日前,记者来到嘉定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实地探访,只见护国寺二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西门文化公园已换上“绿装”,西大街商业区域外立面整修完成,已进入内装阶段。
嘉定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西门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滚动开发模式,共分四期,目前一期先行启动区正加快收尾建设,预计年底开放。街随水,水临园,园倚寺,寺面街,力求打造复合型活力文化街区的嘉定西大街能成为沪上老街更新的下一个“示范”吗?
1500余年“嘉定之根”
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的西大街,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嘉定之根”。
开发和建设运营方深知,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原汁原味的风貌肌理,讲好“最嘉定”的故事,方能实现从老街到新地标的跨越。位于先行启动区中央的展示馆,就是人们聆听嘉定故事的地方。
走进展示馆,迎面而来的是一条弹硌路。高低不平的弹硌路,是老一辈上海人记忆里的乡愁,市区如今已不太能见到。嘉定西大街却还保留着一条长900余米的原生态弹硌路。因此,设计团队把弹硌路搬进室内并不是突发奇想,路本身就是引领人们回溯历史的一种记忆符号。
来到一旁的沉浸式书场,人们还能通过一段数字影片了解西大街的前世今生,包括嘉定历史上第一条路、第一座桥、第一个党组织、第一张报纸的故事。再往里走,还能看到一幅数字长卷和一张长桌。其中,长桌的展陈尤其特别,通过立体吊挂的方式,将建筑绘本手册、古建模型以及建筑修缮资料进行呈现,带领人们走近西大街9栋文保建筑和5个古迹。设计团队还挖掘史料,将曾经老街上的诊所、火油店、伞店、南货店等百业百态,通过国家级非遗嘉定竹刻呈现,吊挂成立体装置,展现街区昔日商业的繁华。
从融合不同年代建筑风格门头的屋檐博物馆,到贴满珍贵历史资料照片的展示墙,展示馆内还有许多“宝藏”内容等待与人们相见。这些内容无不传递出西大街规划、保护、修缮、活化的整体理念——以历史保护为基础,以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为目标,对西大街和嘉定本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再利用,确保每一座建筑实体、每一条巷陌均能忠实地传递历史信息。
主理人与老街双向奔赴
老街更新,要把过去的故事讲好,也要因地制宜导入新业态、新场景,满足当下消费者闲逛、就餐、观景、拍照、夜游等需求,将流量转化成留量。
大华印象西大街招商负责人介绍,先行启动区招商过程中,如何让老街活起来,团队一直在寻求最优解。团队在招商中以非遗文化为基底、以居民参与为引擎、以在地产业为承载,开辟了一条以文化主理人为特色的招商路径。“招商的过程,更像是双向奔赴。”该负责人表示,这些主理人本身就对嘉定历史,尤其是西大街历史感兴趣,实地考察后更是对这里多面环水、绿树环绕、街区开放的格局和多元融合的氛围非常满意。
一位学服装设计的主理人,从海外学成归来后结合自己对传统服饰的理解创立了新中式服装品牌,将在这里开出线下门店。还有一位艺术类院校毕业的设计师将结合书籍、展览、文创等元素,打造艺术气息浓郁、年轻人喜爱的“第三空间”。餐饮业态方面,包含大餐、小餐和连锁饮品,其中不乏嘉定人民耳熟能详的本地品牌。记者了解到,目前招商签约率已超90%,预计年底将悉数对外开放。
紧邻西大街商业街区,开放式的西门文化公园,也为招商工作“加了分”。记者了解到,公园东至护国寺街、西至项泾河、南至西大街、北至清河路,总用地面积约11551平方米,内部保留了5处共7栋历史建筑。胡厥文生平陈列展也将迁建至其中一栋文物保护建筑——棉业公会大楼。
作为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自然放松共享空间,公园以文化为魂,传承嘉定文脉,从北至南设纳福海、梵静庭、蕉乐院、盆景园、友云亭、观华苑、寻香径、访禅溪“八景”,随景观空间层次,体现“园包寺”精神文化的递进关系,呼应先行启动区“佛禅栖心”功能区整体基调。
“一脉双核”文旅动线
先行启动区年底揭幕,标志着筹划已久的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工作进入落地阶段。上海嘉定城发西门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苏燕芬介绍,除了先行启动区,第二期古建酒店也将于今年启动土地出让和建设工作,第三、四期预计2026年、2027年相继启动,整个街区预计2032年末基本建成。
以“空间印象为形态,文化印象为文态,生活印象为业态”三态融合理念,西大街将打造“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的高质量城市活力复合街区。“这里是嘉定历史底蕴最为深厚、地方特色最为浓郁的区域之一,它代表嘉定的‘过去’。未来,它将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高度融合,打造成为‘最嘉定’的城市新名片。”苏燕芬说。
西大街东侧,嘉定城河的另一边,街区面貌也在改变。去年,嘉定镇街道对西门外围人民街绿地进行集中提升改造,建成占地近8000平方米的悦心口袋公园。今年,将继续改造人民街(西大街—梅园路段)绿地,建设3000多平方米的西水关敬贤园口袋公园。近两年来,嘉定镇街道同步推进人民街沿线的王敬铭故居、高氏住宅等文保建筑的修缮工作及后续的活化利用。
嘉定镇街道办事处主任顾海峰说,通过人民街绿地提升与慢行系统串联,未来,州桥、西门两大历史风貌保护区将形成“一脉双核”文化旅游动线,共同承载嘉定老城文化展示、商业休闲与公共生活功能。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吴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