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人的遛娃天花板要来了!佛山首家、大湾区首个儿童教育综合性博物馆计划10月底完工,即将面向公众开放!
佛山市儿童博物馆(暂定名)位于大沥镇太平大道43号,拟建项目占地面积900.82平方米,改造面积4801.22平方米。项目包括演艺大厅、五大主题展厅、文物库房、社教中心、文创中心、餐饮区、休息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博物馆按国家级博物馆标准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定位以“丝绸之路”为线索的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儿童教育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家博物馆与社区融合运营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佛山市儿童博物馆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脉络,推出《小小丝路商人:古道寻宝记!》《小小航海家:港口沉船寻宝大冒险!》《潮起佛山・印象太平:从社区到地方历史文化展》《小小寻宝家:货币大冒险!》《小小纹样侦探团:探秘文物“花纹”奇妙世界!》等系列专题展览。
(展厅设计图)
博物馆通过青铜器、青铜镜、陶器、瓷器、货币、银器、琉璃等多元文物展示,将宏大历史转化为可体验、可互动的教育场景,激发儿童对历史文化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拓宽其视野,并增进亲子感情,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场馆使用环保材料,采用圆角防撞设施、低矮展柜、适龄化导视系统、无障碍通道等,配备母婴室及家庭卫生间。重点设置多个沉浸式体验区,通过可触摸仿制文物、可嗅丝路香料、体感互动等方式,激发儿童五感认知,鼓励儿童在馆内自主探索和思考。也开辟儿童创作空间,定期展示儿童绘画、手工作品,打造儿童表达的文化窗口。
(部分展厅现状图)
为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更好地了解展品,博物馆特别开发差异化讲解体系,结合绘本式图文与语音互动。并以“太平有吉象”IP角色串联展览,通过视频、场景等不同展项演绎历史故事,将商贸、工艺、民俗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趣味知识,增强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博物馆也不定期推出“丝路小掌柜”(财商教育)、“纹样设计师”(美学启蒙)等主题研学课程,开设“儿博家庭日”,通过文物拼图竞赛、传统技艺亲子工坊促进代际对话,打造家庭教育实践基地。
(展厅设计图)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特别招募6—15岁儿童代表参与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定期召开“童言童议会”收集建议。定期收集儿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意见,持续改进展品和服务,同时与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对接,成立“小小志愿者”项目,提供讲解员、活动助理等岗位,培养儿童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太平社区教育板块的核心枢纽,佛山市儿童博物馆将积极推动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儿童全面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
一起期待吧!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宁静
图片来源丨大沥妇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