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桥下流水潺潺,布央茶园茶香氤氲。近年来,全国性会议与文化盛会频频落子桂湘黔交界处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这座山区小城逐渐成为多项国家级活动的“东道主”。其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在程阳八寨景区举行,侗乡风情借央视镜头传遍神州;2023年5月,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在三江生态产业园上演巅峰对决。从2018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到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再到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三江以小城之姿,屡迎全国盛会,形成独特的“三江现象”。
专业文化双奏鸣:盛会青睐的三江
全国性活动跨领域、高规格落地三江,展现其强大的包容力与吸引力。
三江备受各类全国性盛会青睐,2018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与被誉为茶界“奥斯卡”的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相继在此举办,全国各地茶界精英齐聚侗乡,共商“三茶统筹”发展路径。2020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由中宣部等五大部委联合主办,将三江推向全国舞台;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活动更是全景式呈现侗族大歌、多耶的独特魅力,让侗乡风情火爆全网。从2019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到2023年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乃至中国老教授协会的学术会议,均选择三江,充分展现其承办多元会议的卓越能力。


硬软实力齐彰显:实力圈粉的三江
三江何以频频“出圈”?硬实力与软魅力兼具,是其关键。
三江以茶产业为硬核支撑,全县现有茶园21.5万亩,“三江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并连续斩获“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等诸多“国字号”荣誉。2024年全县干茶产量突破2万吨,综合年产值达87亿元,为专业会议提供了鲜活样本与实地课堂。三江依托“楼桥侗寨,山水田园”的自然底蕴,塑造出“中国侗族在三江”等文旅品牌,鼓楼、风雨桥与民俗节庆共同构成沉浸式文化场域,形成独特的柔软引力。交通方面,高速与高铁贯通,使三江可在两小时内直达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贵阳龙洞堡机场,打破地理隔阂,为各方来宾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保障。。


办会智慧显真章:经验丰富的三江
成熟的经验与智慧,是三江持续办好全国活动的底气。
三江所承办的活动精准契合本地特色,茶业盛会呼应其产业优势,文化活动彰显民族底蕴,使与会者得以在真实场景中观摩交流、实景感悟。历经多场大型活动锤炼,三江已构建起专业高效的会务体系,从接待到各环节安排,均展现出侗乡的细致服务与组织能力。三江还进一步打破传统会议局限,创新融入侗族大歌、打油茶、百家宴等文化体验,打造“会议+体验”融合模式,使学术交流与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形成独具吸引力的办会特色。


会后效应促发展:借势腾飞的三江
成功承办全国性活动,为三江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三江通过持续承办“国字号”盛会,收获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将“活动流量”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带动当地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全面升温。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期间,系列经贸洽谈成功促成7项重要合作签约,不仅推动三江茶实现跨区域、跨领域合作,也带动茶叶价格稳步提升,真正助力产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这些高规格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三江铸就了深远持久的品牌效应,使三江从过去偏居一隅的山区小县,跃升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辨识度的文化名片与产业高地。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活动相关话题全网传播量突破21亿,侗乡特色资源通过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火爆全网,显著增强三江的旅游吸引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逐步构建起“以会促产、以会兴城”的良性发展格局。


全国性活动落地三江,是产业特质、文化底蕴与办会智慧的美妙融合。当与会者在布央茶园亲手制茶,在程阳八寨静听侗歌,在月也侗寨观赏坐妹,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议题成果,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刻记忆。
三江,正以“小城办大会”的生动实践,成为中国县域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一扇亮眼窗口,持续向世界讲述侗乡故事的崭新篇章。
记者:龚普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