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城,两重天地,千年故事
抵达神木县城时,已近黄昏。夕阳为这座陕北小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窟野河水静静流淌,远处二郎山的轮廓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峻峭。
我下榻的酒店位于东兴街,这里是神木县城的繁华地带之一。放下行李,我便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想去探寻这座古称“麟州”的老城藏着怎样的故事。
暮色中的老城漫步
神木老城位于二郎山与九龙山之间的一片川地,是神木老县城的所在地。信步走入老城街区,“麟州老城宋文化体验街区” 的招牌分外醒目。
老城的布局呈矩形,从空中俯瞰是一张 “口字加十字”的棋盘式布局。我沿着南北大街漫步,最终来到了老城的中心——凯歌楼(当地人称为“大楼洞”),这是神木仅存的一座三层楼阁式清代建筑,也是东西南北四大街的十字通洞。
老城内保留着很多明清民居,尤以四合院最有特色。白氏民居、李氏四合院、张氏四合院“能忍堂”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末清初四合院的建筑规模和形制。有说法称,这些四合院的建筑格式是当时皇帝特赐按照皇城京式四合院的布局格式修建的,这也是神木老城被称为 “小北京” 的原因之一。
舌尖上的神木滋味
漫步老城,诱人的香气不断从街边食肆飘来。神木的美食名声在外,我自然不能错过。
我选择了当地有名的炖羊肉。神木炖羊肉以上等的羊肉为原材料,加入辣椒、食盐、香菜、葱花等,制作出来的炖羊肉肉质细腻、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一口下去,羊肉的鲜香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果然名不虚传。
我还品尝了神木卤肉,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然然菜也很有特色,这种地道的神木家常菜使用小白菜作为原材料,加入土豆、辣椒、蒜泥等炖得特别烂,清淡可口。
老城内装饰一新,沿着东西大街,两侧都是各式美食铺子,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晨光中的文化唤醒
第二天清晨,我在朝阳中醒来。根据当地人的推荐,我去尝了神木人早餐的首选——羊杂碎。由羊的头、肝、肠、肚等加入粉条或面条、土豆块儿、豆腐条等烩制而成,味道酸辣皆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街头主营羊杂碎的餐馆数不胜数,家家生意红火。
餐后我决定去登临著名的二郎山。这座位于城区窟野河西岸的山峰,貌似驼峰,故有“驼峰山”之称,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誉。
山脊前后1公里现存有明清以来庙殿亭阁百余间,包括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古建筑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保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以及部分壁画、碑石、题字。
站在二郎山上,可以俯视神木城区的全景,感受“驼峰夕照”的云川八景之美。
离别前的最后回味
下山后,我在老城街角发现了一家卖碗托的小店。这种采用荞麦汁在小碗中蒸煮而成的风味小吃,配上特制的醋汁,酸甜可口,是当地人民十分喜爱的美食。
临走前,我还带了些神木的特色美食作为礼物:炸豆奶——一种只有神木地区才有的独特小吃,使用豆奶为原材料,再配以鸡蛋、绿豆淀粉,通过油炸的烹饪手法制作而成,别有一番风味。
实用信息
最佳游览时间:四季皆宜,夏季和秋季气温适宜。
交通:神木县城内部交通便利,景点相对集中,可步行或乘坐当地出租车前往。
住宿推荐:神木县城有多家高档型和舒适型酒店可供选择,多集中在东兴街一带。
美食重点:不要错过炖羊肉、卤肉、羊杂碎、碗托和炸豆奶。
建议行程:至少安排一天时间游览神木老城和二郎山景区。
离开神木时,我回头望了望这座老城。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在这里,现代与传统交融,自然与人文并存,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陕北小城。
或许正如当地人所说:神木,神奇之地,林木葱茏;麟州,祥瑞之所,历史绵长。这座老城的故事,还在继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