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的达州市大竹县,五峰山竹海翻涌着青绿波浪,欢喜坪的露营地飘来悠扬歌声,月华镇的非遗工坊旁唢呐声阵阵,广子村的“赶村”市集烟火升腾,街角面馆里刚出锅的肉丁面香气氤氲……
2025年以来,大竹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融合为路径、品牌为引领,通过丰富活动聚人气、重点项目强根基、融合创新拓路径,形成景区提质、研学旅游、节庆活动、区域协作的多元发展格局,构建“乐行、乐游、乐品、乐享”四大体验体系,让“渝来蜀往・大美竹乡”的文旅品牌愈发响亮,在川渝文旅版图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画卷。
活动引流
奏响文旅交融“交响乐”
“竹林里听政策,还能唠旅游发展的门道,这宣讲太对味儿了。”7月10日,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广场上,刚结束互动问答的重庆游客王女士指尖划过身旁的竹枝,连连称赞。自7月起,大竹县“竹之声”宣讲队带着“土话乡音”走进景区,把文旅融合政策拆解成家常话,穿插着竹琴弹唱、唢呐表演等民俗节目,原本严肃的理论宣讲变成了游客驻足围观的“流动文化盛宴”。
这样的鲜活场景,正是大竹县“以活动促文旅”的生动注脚。2025年,当地精心编织“节庆矩阵”,让四季风光与特色活动相互成就:春日里,庙坝桃花艳、清河李花白、月华菜花香,三大花节引得游人如织;夏日有渔人部落紫藤垂瀑,搭配乌木镇广子村的“小龙虾盛宴”,成为避暑解馋的热门之选;秋日的月华镇尝新节上,游客亲手打糍粑、品新米,晒秋节的晒架上铺满金黄玉米与火红辣椒,勾勒出丰收画卷;冬日里,太极岛梅花初绽,月华醪糟火锅的暖香萦绕街巷,为寒意添了几分暖意。
热闹的活动吃面现场。(李相芬 摄)
节庆之外,特色活动更添烟火气。广子“三美”未来乡村开村运营暨消费进乡村活动,让老屋市集里的麻花、笋干成了“网红特产”;“千人万面嗨起来”大竹肉丁面主题消费月,一碗碗喷香的面条牵起食客的脚步,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增长三成;欢喜坪的中式婚礼篝火晚会、太极岛的军事展演,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体验需求。而四川省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达州市全民健身大拜年等省市级活动的落地,更让“渝来蜀往·大美竹乡”的招牌越擦越亮,影响力从县域延伸至川渝多地。
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举办各类节会活动20余场,其中广子村元旦“开村”当日便吸引2.7万人次游客,营收达260余万元,节庆活动的“引流效应”持续凸显。
项目筑基
打造全域旅游“强引擎”
“国道318景观道与竹海一路相伴,直达景区。”重庆梁平游客张先生的话,道出大竹以项目破局的成效。作为国道318入川首站,当地改建过境段,增设公路驿站、网红打卡点,串起竹湖温泉、五峰山等景点,让“风景在路上”成为现实。
交通网络加速织密“快进慢游”格局。西渝高铁大竹段建设正酣,未来将大幅缩短与重庆、达州的时空距离;“乌木广子—森林四库—云峰茶谷”环线成型,串联森林、茶田与村落,供游客沉浸式漫游。
路网通达之处,景区升级的活力同样迸发。欢喜坪—渔人部落山水休闲示范片持续“上新”,高空滑索的尖叫声、萌宠乐园的欢笑声交织,山脚下的渔家餐馆飘出鲜气,垂钓池边游客静待收获,“一日游”悄然变身为“多日留”;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新建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藏着竹的“前世今生”,竹简、竹雕等百余件展品前,研学师生听得入神,山脚下的竹湖温泉则以竹元素汤池营造疗愈氛围,“观竹—品竹—养竹”的体验链条愈发完整。
广子村周六活动现场。 (李相芬 摄)
乡村文旅项目更藏着“旧貌换新颜”的巧思。广子村用微改造唤醒闲置老屋,126栋老宅摇身变为“乡村往事”打卡地、“苎梦里”民宿,墙角的AI交互一体机轻点即达线路导航、特产选购等服务;云峰茶谷打造悬崖茶道、禅茶品茗会等八大体验项目,三月“喊山开茶”时,竹唢呐声穿透晨雾,游客与茶农并肩采撷春芽,千年茶韵在指尖流转新生。
眼下,文旅提质的步伐仍在加速。云峰茶谷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任务分解表》将创建目标细化为82项具体任务,县委分管领导牵头召开推进会,层层压实责任。与此同时,欢喜坪度假区新增悬崖露营基地,五峰山景区完成游客中心排危工程,渔人部落升级3处风车景观,东汉醪糟景区推进游客中心改扩建,一处处新变化,正让“渝来蜀往·大美竹乡”的底色愈发鲜亮。
融合创新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碗肉丁面牵出满街烟火,游客吃完面,顺带捎走香椿酱、苎麻扇当伴手礼。”县城老街面馆老板的话,揭开了大竹“美食+文旅”的融合密码。当地深挖“稻、麻、茶、竹、椿、虾”六大物产与非遗美食内涵,打造“非常6+1”特色名片,让舌尖滋味成为文旅引流的活招牌。
非遗活化让文化底蕴化作游览亮点。月华镇设立非遗传承工坊,每月举办田间展演超10场,游客还能亲身参与醪糟酿造、竹唢呐演奏等非遗活动,逐渐形成“非遗小镇—农耕展馆—体验工坊”文化动线,年均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
游客与大竹肉丁面IP形象合影。
“文旅+”跨界探索更添新意。广子村的AI智能中枢里,虚拟人“苎小梦”提供线上服务,“智村精选”平台将麻花、笋干销往全国;白茶村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基,发展茶旅康养,建设精品旅游民宿3个。东柳醪糟投百万元建研学接待中心,已完成60%工程,打造“博物馆+非遗坊+生产线”体验通道,开展4场主题研学,还纳入省级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广竹田园研学基地获评县级研学基地。
走出去、请进来更促合作深化。大竹主动亮相达州、乐山及重庆忠县等地文旅活动,邀请丰都文旅、涛跃创投来竹考察,川渝联动再添动能。
“要让每片竹林有风景,每个村落有故事。”县委书记李文章的理念正落地生根。接下来,中国农民丰收节、竹产业大会、广子村山径挑战赛等活动将接续登场。
从竹海宣讲到市集烟火,从高铁轰鸣到非遗低语,大竹以活动聚气、项目筑基、融合提质,让“渝来蜀往·大美竹乡”的画卷在巴山渠水间徐徐铺展。
达州融媒记者:曹芮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