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自然”,可以是徒步走进雨林,也可以是跟护林员一起栽下一棵树。可谁能想到,有人竟跑到海拔5500米的雪山上放烟花,还美其名曰“升龙”。
这荒唐的一幕,就发生在9月19日。加拿大知名户外品牌始祖鸟,携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江孜热龙地区上演了一场所谓的“艺术创作”。官方宣传时说得冠冕堂皇,要用彩色火药在天空中画出一条巨龙,还开了全程直播。
结果呢?直播间180多万观众没被震撼,倒是直接炸了锅。评论区一片质问:“在自然保护区放烟花,这叫致敬自然?分明是折腾自然!”
环境雷区,怎么敢踩?
稍微懂点常识的都知道,自然保护区是重点保护地带。像湖南凤凰县早就明令禁止在保护区燃放烟花爆竹,高原地区的生态更是脆弱到极点,连踩坏一株草都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
而始祖鸟偏偏要在喜马拉雅雪山燃放烟花,还把这包装成“环保艺术”。这操作,放在谁眼里都刺眼。
果不其然,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彩色火药再怎么“可降解”,燃烧过程就没有火药味了吗?爆炸声就不会惊扰野生动物吗?哪怕材料再环保,它依旧是火药。自然不是用来作秀的舞台。
品牌回应,越描越黑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始祖鸟火速甩出一份声明。大意是:材料是生物可降解的,国际奥委会都验证过;燃放等级是最低风险的V级,噪音光污染都很小;还提前把牧民和牲畜转移,用盐砖引走小动物,燃放后立刻清理现场,搞了一整套“预防—监测—修复”的流程。
听起来是不是很周全?可网友们更不买账。有人一针见血地反问:“要是真没影响,咋不去你们加拿大的保护区放?偏偏挑在中国的雪山折腾?”
这话刺痛的不仅是品牌的公关话术,更是大家心里对跨国品牌的敏感。去年始祖鸟收入156亿人民币,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拿“致敬自然”的名义在中国的保护区里搞烟花表演,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傲慢吗?
艺术家的两难
这场活动把艺术家蔡国强也推上了风口浪尖。要知道,他可是北京奥运会焰火总设计师,国际知名度不小。可偏偏因为这次“升龙”,口碑大跌。
眼看舆论要失控,他先一步删掉了争议视频,始祖鸟随后也把宣传海报和相关动态全部下架。删得干干净净,可网友的火气还在评论区持续燃烧,抵制声量越来越高。
删帖可以一键完成,挽回信任却没那么容易。
网友真正愤怒的点
说到底,大家不是反对艺术,而是反感那种“打着致敬自然的幌子,实则作秀”的行为。自然保护区不是舞台,更不是流量工具。
有网友举了个对比:法国户外品牌Lafuma在西双版纳的合作项目,不是烟花,而是徒步、护林、修复雨林。这种实打实的行动才叫“敬畏自然”。反观始祖鸟,把烟花搬到雪山,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翻车秀”。
敬畏自然,不是表演出来的。
信任危机,能补救吗?
作为一个靠户外爱好者起家的品牌,始祖鸟应该比谁都清楚:自然环境的珍贵,远胜过任何舞台效果。可它偏偏选择了最冒险、最挑衅大众认知的方式。
如今,它确实删帖了,公关也在灭火。但消费者的记忆可不是那么好抹掉的。一旦贴上“无视自然保护”的标签,再想重建信任,难度不亚于再爬一次雪山。
说句实在话,要是真心想致敬自然,何必放烟花?带消费者去种树、修复草甸、守护濒危动物,不比这场“升龙”有意义得多?
自然不需要被“点燃”,它需要的是被守护。
这一场“升龙”,升起来的不是艺术的高度,而是公众对品牌傲慢的愤怒。始祖鸟要真想走出危机,只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再来一场表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