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乡镇山水诗行
武江的水,大抵是带着韶音的余韵,从岁月深处缓缓淌来。当指尖拂过“乐昌”二字,便似触到了一幅浸着水汽的长卷——这里的每一个乡镇,都是卷上晕开的墨痕,或浓或淡,皆藏着独有的风情。
暮色漫过乐城时,千万盏灯便顺着街巷次第亮起,像撒在人间的星子。灯光映着武江的波,波里又漾着灯的影,分不清是夜染亮了江,还是江揉碎了夜。风从长来镇的方向吹来,裹着几分温润的福气,据说这福气已绕着镇子飘了千年,印在昌山上,落在青石板上,落在百姓的笑纹里,岁岁年年,不曾散去。
若说乐城是热闹的人间,北乡便是清甜的诗。秋日里走进北乡,空气里都飘着马蹄的香,削开一棵,咬下去脆生生的甜,那甜味不烈,却能沁到齿缝里,让整个秋天都变得温柔。而九峰的春,是被桃花染透的。漫山遍野的桃瓣簌簌落下,铺成粉色的云,走在林间,连呼吸都带着幽然的香,仿佛一脚踏进了桃源深处,尘世的喧嚣都被这静谧轻轻推开。
廊田的夏天,总裹着稻浪的暖。风过处,金色的稻穗翻涌,像大地的裙摆,白鹭从稻浪间掠过,翅尖沾着细碎的阳光,起落间,便把田园的诗意写满了天际。再往五山去,云雾总爱绕着山尖打转,朦胧间似能看见先贤的足迹——或许曾有归隐的故侯,特别那红军英魂在这里枕云而眠,黎明都充满血色,让山水的灵气,悄悄融进了岁月的肌理。
两江的水波是碧色的,映着两岸的树影,风一吹,影子便在波里轻轻摇晃,像谁在水面上作画。大源的林海则是另一番模样,万千树木连成片,风穿过林间,便掀起浩浩荡荡的涛声,那声音里藏着山林的壮阔,听着便让人心里生出几分豪迈。
冬日的梅花镇,该是雪与花的相遇。雪落下来,沾在梅枝上,红的花、白的雪,映着黛色的山,像一幅素净的水墨画。而秀水的秋,是丹枫与碧水的缠绵,枫叶红透时,落在水面上,随波漂远,像是给远方的游人,寄去一封染着秋意的信。
坪石的山是巍峨的,清晨的雾还没散时,能听见山雉清亮的啼鸣,那声音穿过雾气,给寂静的山添了几分生气。黄圃的玉环古桥,该是见过许许多多故事的,桥身爬满了青苔,桥边的松柏依旧苍翠,岁月在桥上刻下痕迹,却也让这份古朴,成了最动人的风景。
三溪的午后,总少不了渔人的歌声。一叶小舟横在浦口,渔人坐在船头,调子随口哼出,顺着溪水漂远,连时光都似要慢下来。沙坪的餐桌上,刚出锅的鸡肉冒着热气,肉质鲜嫩,咬一口便让人忘了旅途的疲惫,只记得这人间烟火的暖。
云岩的茶山,总在清晨裹着薄雾。采茶的人指尖翻飞,将带着露水的茶叶采下,而后茶香便在屋里弥漫开来,一杯茶入喉,满口清香,仿佛把整个云岩的灵气都喝进了心里。庆云的古寺里,钟声响起来时,便似有温柔的祝福,顺着钟声飘向田野——愿这土地年年丰收,愿百姓岁岁安康。
最后一站到白石时,才懂了“水长流”的深意。这里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武江的水依旧缓缓流淌,带着乐昌十六街镇的故事,流向更远的地方。忽然就明白,所谓乡愁,大抵就是这样——是乐城的灯,是北乡的甜,是九峰的幽,是每一座镇藏着的风情,是愿这片土地永远安泰,愿这风月永远如故。
风又起了,带着武江的水汽,也带着十六镇的温柔。原来乐昌的美,从不是某一处的惊艳,而是这一川风月里,每一座镇都活成了诗的模样,让人念起时,心头便满是柔软。
(白春明 2025.9.17)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好友致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