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中国网9月2日讯(记者 曹川川)天色将暗,暮色刚刚漫过安顺桥,锦江两岸的灯光便陆续亮起。岸边的景观灯、建筑轮廓灯依次点亮,河道旁还挂着串串红色灯笼,不同色调的灯光交织着洒在河面上,随水流轻轻晃动,粼粼波光宛如流动的绸缎。此时,码头边已聚集不少游客,大家三五成群登上游船,准备开启夜游锦江的行程。
夜色中的锦江水面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据介绍,夜游锦江项目是依托锦江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将光影艺术、水上观光与都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游客乘游船而行,沿途不仅能够观赏到合江亭、安顺廊桥等古迹在灯光照耀下呈现的非凡风采,还能目睹现代艺术与古典元素相结合的精彩演出。
夜幕中的安顺桥,桥身拱形与流光在锦江水面晕开金鳞似的波纹。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游船上,一身青衫的“杜甫”站在船头,与游客互动吟诵诗句。话音刚落,岸边忽然有几位身着汉服的姑娘伴着悠扬曲调跳起古典舞,引得游船上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摄。不远处,一位乐师驾着小船驶来,悠扬婉转的笛声在江面上缓缓飘荡,为夜游增添了几分雅致……
“截至2025年目前,我们水岸联动接待的游客一共有290万人次,营收数据大概在2488万元。”夜游锦江项目负责人杨苛在后续采访中告诉记者。除了基础游览服务,项目未来还将拓展更多元产品,杨苛介绍说:“比如计划推出结合川味火锅的火锅船、融入非遗文化与盖碗茶的茶舫船,还有MR主题游船、非遗文化相声船,就是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多元的体验。”
下船后沿码头闲逛,还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热闹的市集里,潮玩小物件、手工文创摆满了摊位,几个穿汉服的游客正围着摄影师调整姿势;沿途还能看到不少沉浸式互动场景:“李白”笑着邀游客共对飞花令,“杜甫”和游客对完诗句便顺势聊起了成都古今的变迁,“薛涛”则手持长剑起舞,一招一式尽显雅致,引来游客们阵阵喝彩,整场互动宛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会挖掘李白、杜甫、薛涛这些本土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NPC演员演绎互动的形式呈现,就是想让游客在夜游中感受到成都的文化魅力。”杨苛补充道。
东门码头,身着古装的NPC正在为游客表演节目 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曹川川/摄
夜色渐深,岸边的茶馆仍飘着盖碗茶香,酒吧的歌声伴着晚风传来。此刻的锦江,不只是一条流动的水道,更像是一条串联起文化与消费的纽带。游客在码头市集里挑选文创,在与NPC的互动中感受历史,在游船航行中欣赏夜景,而这些体验又在悄然转化为夜经济的活力。就像杨苛说的,夜游锦江的底子是成都水生态治理的价值转换,河道清了,景活了,文化落地了,消费自然也就来了。
【责任编辑:孙灵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