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暑期出游旺季,全国多地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但与此同时暑期也成为“多事之夏”——8月1日,广东惠东网红景区“爱心潭”5名游客被山洪冲走遇难;8月2日,辽宁丹东凤凰山景区一名男子不慎坠崖身亡……
令人痛心的旅游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暴露出当前旅游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隐患。这些意外事件是否不可避免?出行前,游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更好地保障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
旅游安全事故频发,隐患仍在
丹东凤凰山坠崖事件中,失事男游客在凤凰山“老牛背”景点休息时,半坐在防护栏杆上,因身体后仰失衡从悬崖坠落,不幸身亡;8月1日晚,6名外地游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爱心潭”下水游玩时,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山洪,5人被急流卷走。次日被找到时,5人均已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一名17岁的未成年人。
两起旅游事故虽发生在不同场景,却共同暴露出当前旅游安全领域的多重隐患。
对风险的轻视和侥幸心理,往往是悲剧的起点。凤凰山景区以险峻著称,“老牛背”路段更以狭窄陡峭闻名,这种地形本应引起游客加倍警惕,但悲剧却发生得措手不及;6名在“爱心潭”游玩的游客,下水时间是8月1日20时22分许,此时当地已经天黑,无论从游玩本身还是躲避山洪灾害上都存在巨大隐患。此外,事发当天惠东已有中雷雨和局部暴雨天气预报,这种天气更应避免去山间戏水,但下水游客显然对此毫无准备。
网红效应带来的安全盲区尤其值得警惕。“爱心潭”作为未开发区域,本不应成为旅游目的地,社交媒体的传播使其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其中风险则少有人知。
事实上,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2023年夏天,十多名游客在四川雅安一处鱼鳞坝拍照打卡时突遇河道涨水,最终造成7人遇难的悲剧,事发地的鱼鳞坝同样并非正规景区;长沙一处废弃矿坑被网友誉为“长沙纳木错”,尽管官方多次发出危险警告并设置障碍,仍有不少人翻越障碍后进入……
旅游行业人士表示,从近期发生的多起事故及各地发布的安全警示来看,暑期旅游风险主要集中在自然地质灾害、景区特定危险区域、未开发“网红景点”以及游客自身危险行为四大类。一般而言,团队出游时专业的旅游机构会更熟悉当地情况,尽量避免将游客置身于危险境地,且有导游提前提醒;而自由行游客则未必真正知晓一些旅游目的地的风险,导致类似悲剧每年都有发生,令人遗憾。
减少出游风险,有章可循
暑期作为旅游高峰期,伴随着高温、汛期等季节性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安全风险图谱。每年夏天,自然地质灾害尤为活跃,包括山洪、泥石流、滑坡、台风等。此外,夏季强降雨频繁,山区地形复杂,上游降雨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下游水位暴涨,流速快、破坏力强,留给游客的反应时间极短,惠东“爱心潭”悲剧即属此类。
近年来多起出游事故表明,公众对特定地貌的风险,以及对山洪的突发性和危险性普遍认识不足,导致以身涉险。
例如,景区特定危险区域如悬崖、狭窄步道、陡峭路段是事故高发地。这类区域通常设有防护设施,但设计标准往往基于“游客遵守规则”的前提。游客的危险行为,如攀坐护栏、探身拍照、越过警戒线等,极易导致失衡坠落。
未开发“网红景点”,则已成为新型旅游安全盲区。这类区域因社交媒体传播而走红,却缺乏基本的安全设施和管理人员,部分地区地理环境复杂隐蔽(如暗流、陡崖、不稳定地质结构等),救援难度极大。一旦发生意外,游客伤亡的概率将明显增加。
对此,包括上海在内的多地文旅部门每年暑期都会提前发布详细的暑期出游安全指南,提醒游客出行前密切关注气象、交通、卫健、应急、文旅等部门发布的预警提示信息,了解目的地及沿途各地天气、交通、景区等开放情况,合理规划行程。包括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线路)旅游探险,根据自身年龄、健康等状况,谨慎选择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等。参团旅游时,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正规旅行社,与旅行社签订规范旅游合同,拒绝“不合理低价游”等。每一个成文条款的背后,都可能对应着生命的代价,不可不重视。
购买旅游保险,也是常被许多出游者忽视却极为重要的行前准备。今年7月,一名53岁的中国游客因遭遇暴雨大风天气,在泰国普吉岛被倾覆的大树砸中不幸去世,遇难者家属一度颇为迷茫,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求助。如果该游客出行前购买了包含国际紧急救援的旅游意外险,家属就可通过与保险公司联系,为语言不通环境下的医疗救助等提供保障。此外,不少旅游保险还涵盖“遗体送返”服务。目前,在办理欧洲申根签证时,一般都会要求游客必须购买相对应额度的保险,而在国内及东南亚、日韩等目的地上,旅游保险也应成为出游的“必备品”之一。
两起悲剧发生后,相关地区已采取加强安全巡查、封堵入口等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社交平台应承担起过滤危险内容的责任,管理部门则需进一步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而游客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审慎行为,始终是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游客必须牢牢树立“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勿以身试险。
原标题:《8月连发两起旅游意外,游客如何避免立于“危墙”之下?|文旅观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宝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