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纪行——美丽“香巴拉”
信义庄
6月24日,稻城县雨夹雪,气温2到7度,西南风2级,空气质量优,海拔3048米,气压647百帕。
不知是海拔低,还是下榻美丽的“香巴拉”,昨晚竟一觉天亮,醒来时元气满满。
传说进入“香巴拉”是要具备信心、慈悲心、智慧心,并需要护法神指引与考验的。想想一路翻山越岭,抗疲惫,战高反,勇往直前,确实如此。
“香巴拉”音译自梵语,又译为“香格里拉”,其意为“持乐园”,也就是充满快乐永恒不变的花园。香巴拉不仅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寓言,一个传说,一个理想,甚至是一个象征。而我们今天要去的“香巴拉”,就是美丽的“稻城亚丁”。
这是人间最后一块净土,这是《国家地理》杂志推荐的中国十大必去景点之一,这也是俺心心念念多年的地方。
晨8点,车出香格里拉镇“来麓岷山饭店”,不到20分钟即达景区门口游客中心。众团友坐直梯到四楼,在文导带领下,迅即进入独具特色的藏羌广场。抬望眼,高山巍峨,云雾缭绕,神秘的“香巴拉”朦胧梦幻。广场中一幅颇大的蓝色广告牌分外耀眼,近前查看,原来是景区公告:由于连续降雨,6月21日舍身崖区域发生垮塌,金刚挑战线(长线)临时关闭。最美的“牛奶海、五色海”注定是去不了了,真是遗憾。紧邻公告牌不远,恰是一幅景区全景图,文导招呼大家近前观看,指着图,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景区主体景观“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山的美丽传说,以及景区“观音慈悲线”、“文殊智慧线”、“金刚挑战线”的行进线路及主要景点,听的大家血脉偾张。
沿着广场继续前行,一众高反中缓过神来的老顽童,在等待景区大巴的间隙,又耍起了活宝。那“洋洋”甩开双臂,与那藏戏武士比起了舞姿;“老李、老尹”先是拉扯着跳起了“二人转”,随即一把抢过“小仙”的氧气袋,惟妙惟肖地模仿起了“小仙”吸氧的样子,欢乐瞬间引爆。开心中,众团友合影留念,迅即上车,拉开了一天的“香巴拉”欢乐之旅。
8:45分,大巴车开始前行,车内一会是景区的介绍,一会是动听的歌声,欢乐笼罩着整个车厢。穿云破雾,缓缓前行,9:22分,在《亚丁.美丽的香格里拉》的歌声中,车辆上到了海拔4100米的“稻城亚丁观景台”。站在悬空的玻璃观景台上,远眺白雪皑皑的“仙乃日”神山,俯瞰神秘的“亚丁村”,回望曲曲折折的来路,心潮澎湃。
9:45分,大巴车停在了“扎灌崩”综合服务部门口,众团友鱼贯而出,瞬间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里绿树参天,流水淙淙,鸟鸣啾啾,野花烂漫,恍若仙境。沿着景区硬化路悠悠前行,众团友立马被路边的野花迷住了,一个个不停地驻足摄录。这些都是从未见过的野花啊,它们美的那么纯粹,那么清新,那么娇艳!看一眼真的拔不出来。都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而这样的野花,谁不想采,摸摸也可以啊! 怯怯地伸出手向野花靠近,猛抬头,突然发现,一双犀利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俺,那眼神似乎在说:别动,那花是俺的;虎视眈眈,随时就要扑过来的样子,吓的俺立马缩手撤退。都说四川山上的猴子厉害,真是不虚,就这眼神都能杀人。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佛缘台”,几位游客正捡起路边碎石,向那形如“玉蟾”的石头抛去,据说石头全部落上面,就代表今生与佛有缘。俺是不信这些的,但从众心理还是让俺捡起石头,瞄了又瞄地向“玉蟾”抛去。
也就一刻钟的时间,众团友即来到海拔3985的“冲古寺站”位置。这是整个景区的中枢,区内“金刚挑战线、文殊智慧线、观音慈悲线”三条旅游线路,均由此起步。文导说:金刚挑战线,这次我们注定是不能去了,大家在此休息会拍拍照,上午去“文殊智慧线”,午饭后,走“观音慈悲线”。请大家一定要记好停车位置,按时返回啊!
眼前绚丽多姿的景色,谁还顾得上休息。跑到“冲古寺站”标识前,以“冲古寺”为背景打卡拍照,完成任务后,迅速向河边走去。从雪山流下的小河,绕着“活佛灵塔”静静流淌,清澈、欢快、宝石蓝般的样子,让俺近前久久不愿离开。从河左到河右,从桥上,到桥下,不停地换着角度欣赏小河,只希望把这小河的纯洁和快乐刻在心上,让这份快乐恣意流淌。
团友们仍穿着藏服在翩翩起舞,美丽的风光,诱惑的俺自觉不自觉地沿小河朔流而上。走过一片茂密的树林,眼前突然出现大片的草甸,这肯定就是“冲古草甸”了。草甸不大,就像一个天然的微缩景观,森林、溪流、绿草、黄花、骏马,把这里装扮的仿若天堂。据说二战期间有位在此迫降的英国飞行员,在回忆录中,将此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曾将此作为主要的取景地。如此的美景,激动的俺瞠目结舌,赶紧拿出手机不停地摄录。有人说:这里是许下诺言、感受浪漫、见证爱情的地方;青春已逝,早已没有了那么多的浪漫,但诺言还是要许的,那就是“待来年,我一定还来与你轻言絮语”。“花婆婆”赶来了,“洋洋、大长腿”也追了上来,看着眼前的景色,一个个惊讶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人马齐整,文导招呼大家抓紧乘观光车赴“洛绒牛场”。从“冲古寺站”到,“洛绒牛场站”6.7公里,观光车共设了5个站点,一路的“千佛山、圣水湖、央迈勇”站,都是“文殊智慧线”上,观赏“贡嘎银河、十六尊者、圣水门、圣水湖、夏朗多吉、仙乃日雪山”的重要节点。说实在话,要欣赏这沿途的风光,最好的办法就是徒步了,但由于时间关系,不仅不能徒步,连下车打卡的时间也没有,众团友皆是一站直达“洛绒牛场”。10:48分下车后,禁不住与老李相约,返回时,若时间允许,一起徒步。
“洛绒牛场”海拔4150米,名称源于人名,传说“洛绒”一家人在此放牧为生,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被命名为“洛绒牛场”。此地是“三怙主”圣山之心,可以同时朝拜“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是稻城亚丁最著名的景点。这里雪峰环绕,贡嘎河从中穿梭而过,林木葳蕤,绿草如茵,野花烂漫,风光原始而又迷人。
咦,不是“牛场”吗,怎么不见一头牦牛?正在景区木栈道快乐前行的“老李”,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到。我说:“洛绒”都不见了,哪会有牛?说罢,二人相视一笑,继续前行。看着“洛绒牛场”内长长的木栈道,人来人往的游客,想想“洛绒”和“牛”的消失就太正常了。开发与保护永远是一对矛盾,但愿这人类最后一块净土,能永远保持净土的样子。
在没有牦牛的 “牛场”内漫步,风清云淡,静谧祥和,清澈的溪水,丝绒般的草地,一簇簇的高山杜鹃,很快会让你放空自己,完全沉浸在眼前的美好之中。两只鸟儿从草地上空轻轻掠过, 眨眼间落到小溪旁优雅漫步,那相依相偎的样子,多像一对幸福的恋人啊!真令人羡慕。机遇不如巧遇,此时恰好团中一对情侣漫步到此,见状,俺赶忙打开相机,为其留下美好的瞬间。“牛场”栈道,大部处于草甸两侧,应该是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牛场”美景吧,景区专门铺设了一条“之”子型的栈道,连接南北。这段栈道紧依清澈的小溪,烂漫的花海,漫步其上,恍若行走在天堂。栈道上来人来往,摩肩擦踵,却无一人大声喧哗,这美景都把人熏成静音了。突然,走在前面的“洋洋”,指着栈道边的小溪,不停地朝俺挥手,这是咋了?近前相问,人家也不说话,只是扶着栏杆,指着栈道下的溪水。哇塞,这溪水也太惊艳了, 这哪是溪水,分明就是一段长长的祖母绿宝石,且是那最顶级最迷人的“沃顿绿”。
继续前行,栈道左转向对面山坡延伸,一座横跨小溪的木桥简易自然,站在桥上,环顾四周雪山草地、溪流森林,静听流水潺潺,心旷神怡。山坡草地上,满地黄花灿烂,一朵朵红的、粉的小花恣意点缀其间,把这片草地装扮的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团里的几位美美,扶着栏杆看了又看,谁也不走;我知道,每个人都想越过栏杆,躺在花海中浪漫一把。有意思的是,美美喜欢这片花海,一群红嘴山鸦也喜欢这片花海,赖在上面赶都赶不走。无奈,看着景区“不准下草地”的标牌和那群赖皮的山鸦,众美美只好在羡慕与遗憾中悻悻而去。走过这片花海,转眼即到5号驿站。这处驿站处于草地与灌木的分界线上,不仅是游客休息补给、骑马的场所,更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驿站后面的草地上,散养着数十匹的骏马,高耸的山崖,龇牙咧嘴裸露的山体,压迫感十足,让你对大山的敬畏油然而生。站立平台之上 ,纵览“牛场”全貌,远眺“夏诺多吉、央迈勇”两座神山的壮丽英姿,心神荡漾,激情满怀。
从5号驿站前行,栈道与马道并列,小河与栈道同行,耳畔忽而马蹄哒哒,忽而河水哗哗,就像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浪漫抒情,令人 陶醉。天空忽然细雨霏霏,大地更显苍翠葱茏;淡淡的薄雾,时隐时现的“央迈勇”主峰,让静谧的“牛场”,又添了一份神秘朦胧。一条小溪从灌木丛中沥沥流出,淡淡的黄花缀满两侧,寂静无声,温馨从容。花儿又让人走不动了,那“老赵、洋洋”对着路边崖坡上的野花拍了又拍。倚栏歇息的片刻,一只漂亮的鸟儿飞来,大胆凑近,跳来跳去,任其拍照,和谐的画面令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栈道海拔越来越高,两旁草地渐无,低矮的灌木,逐渐被高大的杉树、松树所替代,“央迈勇”也露出了半张清晰的脸庞,隽秀飘逸。
拐过一片铺满鲜花的草地,栈道开始蜿蜒上行,来到一处扯满五彩经幡的山坡下面,路旁突现一棵巨大倒卧的松树,原生态的画面,令众团友纷纷驻足。有人说,出来玩,就是要撒撒野的,否则还出来干啥?别人都是或坐或靠着松树拍照,而那“大长腿”,一扭身,爬上树干,先是鬼魅地一笑,随即一下披头散发横卧在了树上。这哪是撒野啊,这简直就是狂野不羁。这动作、这造型,直把一众团友及路人吓的心惊肉跳,随即则笑的人仰马翻。过后每次翻看照片,都让俺忍俊不禁。12:22分,经过一番的拼搏,终于上到了海拔近4200米的一处高地,远远望见了深邃碧绿的“贡嘎措”。
沿着栈道快步前行,也就10分钟的时间,即到“贡嘎措”出水口瀑布。这瀑布,长长的飘飘飞舞的样子,颇有些九寨“诺日朗瀑布”的意思,让俺忍不住左拍右拍,好一通忙活。
走上瀑布顶端,碧蓝的“贡嘎措”尽收眼底,壮观的“央迈勇”一览无余。川西的海子见过多次,但川西的雪山如此近距离接触,还是第一次。也许是气候变暖的原因,也许是夏季的缘故,“央迈勇”的雪并无多少,大多聚集在山巅及山腰凹陷的地方,数条由雪水融化的瀑布,如练般飞流直下,飘飘荡荡,荡人心魄。
这里的游客太多了,想在“贡嘎措”标志前打个卡,不排队等候绝不可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就在俺与“花婆婆”排队一刻钟,刚刚轮到时,人家老李率领的大部队也恰好赶到,众团友见状喜笑颜开,迅速加入了打卡行列,又躺又卧,又蹦又跳,将美丽的倩影定格在了雪山碧水之间。
该回撤了,否则下午的“观音慈悲线”时间不够了。谁知,刚要起步,那毛毛细雨转瞬间噼里啪啦的大了起来,伞和雨衣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众团友只好挤进驿站小屋躲雨等候。十几分钟后,雨势渐小,不待雨停,众团友即走出小屋,穿着五颜六色的雨衣疾行狂奔。
返回的路上,几乎都是熟悉的景致,但风云变幻,光影明灭,同样的景致又会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一众团友虽明知应快速赶路,但仍流连忘返,不停地回望、凝视、远眺那雪山、那草地、那野花……。一处轰然作响的瀑布前,众团友几乎盘桓了近十几分钟。好在大家还都比较守时,下午2:26分,均准时赶到了“冲古草甸”前面的集合地点。
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 徒步已经4个多小时,但大家不仅没有一点高反的迹象,且个个活力满满,就连那身挎氧气袋的“小仙” ,对冲击下午的“观音慈悲线”也是信心爆棚。有观音菩萨保佑,怕啥!
2:45分,贴“活佛灵塔”,过木桥,众团友快步踏上了“观音慈悲线”的行程。线路一开始就是上坡,这与“文殊智慧线”平坦的栈道截然不同,没走多远就气喘吁吁。这么高的海拔,如果一直拔高,众团友能不能顺利走完,还真不好说。
沿密林小道健步上行,很快来到金碧辉煌的“冲古寺”门口。据说: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先生曾在该寺小住三天,并透过寺庙的窗户,远眺月亮下宁静祥和的亚丁村。时间关系,“冲古寺”只能擦肩而过了,有机会再来,一定住下来,好好体验一番当年洛克先生的美妙心情。
过“冲古寺”几米,上行的路由沙土路变成了栈道,只是这栈道不再是木头,而是由钢丝编织而成。这样的栈道俺还是头一次遇到,不仅结实、环保,走在上面还松软富有弹性,十分舒适自在。
路边森林茂密,耳边溪水轰鸣,两个颇大的水力转经筒,在溪水中经年累月日夜不缀地转动,默默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祈愿和祝福着世间万物苍生的平安幸福。
这样的栈道确实好,但登山杖却无法施展了,上行的难度增加不小。连续的爬升,让俺汗水淋漓,疲惫不堪,看到路边一处亭子,立马一屁股坐了下来,不一会,众团友也纷纷在此歇息。 这里离“卓玛拉措”还有不到150米的地方,休息会起步前行,那“大长腿、小仙”却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走了。无奈,团长老李只好招呼大家合影留念,然后率其余团友继续攀行。
成功往往只差一步,这里其实不到二十分钟,就能欣赏到那美丽的“卓玛拉措”了,真为两位美美遗憾。穿过一棵又一棵高大的大果红杉,3:33分,上到一处平台,美丽的“卓玛拉措”蓦然呈现在了眼前。
“卓玛拉措”又称“珍珠海”,传说是“绿度母”的寄魂湖,具有特殊的法力。翠绿的湖水,就像大自然精雕细琢,镶嵌在高山之巅的一块天然翡翠,在光线的抚摸下,不停地变幻着翠绿、浅蓝、深蓝的色彩,妩媚迷人。我们上来时,天公虽不作美,但雪山湖水的美景仍然令人十分激动,就连日常不苟言笑的团长老李,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几位美美更是开心地手舞足蹈。
文导说:时间已经不早,建议大家欣赏完尽快返回,否则误了下山的大巴非常麻烦。好不容易上来,才刚刚欣赏一会美景,那神秘的“仙乃日”还没有亲密接触,怎么能返回?!与团长老李合计,抓紧点,5:30分前赶到乘车点绝对没问题。随即,众团友迅速沿湖边栈道开始疾行。
说是疾行,但美景的羁绊,哪还走的动。这不“花婆婆、悠优、洋洋”几位美美,又在路边不走了,对着眼前的美景拍起没完,有的还在湖边玩起了倒立。喊其前行,竟个个充耳不闻。
4:18分,众团友在团长连呼带喊不停地催促下,来到了海拔4200米左右的“仙乃日”观景台,望着那状如观音菩萨般的神山,众团友个个神情肃然,对天地、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心,又添了许多。虔诚地拜一番神山,怯怯地拍几张片片,一步三回,带着深深的依恋与祝愿,众团友开心地踏上了返程的路线。
老李率大部队先行,几位美美仍在依依不舍地回望、摄录着路边的美景。一处银色溪流,“花婆婆、洋洋”竟忍不住下河嬉戏,整得俺无可奈何,只能在路边耐心等候。待到二人上来,没走几步,那“悠优、洋洋”却又停了下来,对着路边溪流野花,头也不抬地狂拍不止。站在路边等了许久,就是不来。罢了罢了,俺先走了。穿密林,踏小路,一路狂奔,终在5:06分“冲古寺”门前追上了大部队,5:22分赶到“扎灌崩”乘车点,6:26分下到山下。晚上入住稻城县“天樾大酒店”就餐时,已经8:56分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