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来建水旅游,一定不能错过“朱家花园”。它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的翰林街中段,是清末富绅朱氏兄弟和子侄两代人历时三十余载建造而成的一座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私家园林。朱家花园占地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天井42个、房舍214间,被誉为“滇南大观园”。
“朱家花园”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朱家花园的鸟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功能上分为家宅、宗祠和后花园三部分。
进入后可见一座月宫门,门坊上有“循规蹈矩”、背面有“谨言慎行”八个石刻题字,写出了朱氏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
后方有一座两层建筑“含玉楼”,是朱家女子做女红和读书休闲的场所。
走过“含玉楼”,来到“兄弟连科”花厅,北门楣上悬挂着“兄弟连科”匾额。清光绪年间朱氏门中的朱朝琛及朱朝瑛两兄弟在科举考试中接连中举, 因而获此美誉。从这里往外走就是后花园,我们先去参观住宅部分。
花厅对面是“四水归堂”,有三进庭院,为朱家住宅。
朱家用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来命名内宅院。梅馆以梅花为主题,在院落的板壁和门窗上多以绘制梅花及题写以梅花为主的诗词楹联。
在梅馆这个院落里,可以清晰看到朱家花园主体建筑“纵四横三”的布局。
梅馆主要是朱家孙子辈的居住地
兰庭是当时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的住所。
兰庭正房是全宅的主体建筑,其面阔为三间,前面带廊,左右连接护耳,又称后山耳。
这是菊苑
竹园,是朱氏长辈们的居所。
东北角有“怀远厅”
这是“紫藤院”,因院内种有一株老紫藤树而得名。
紫藤院的正厅,民间叫做“上堂屋”,它是朱家的一个公共空间,家庭议事、家人的小型集会、外嫁内娶、婴儿满周岁“抓周”、满18岁的冠礼、死者停灵、祭奠死者和悼念死者等礼仪活动以及家教、礼教的实施都在这里进行,承担着部分家族宗祠的作用。
走过蓄芳阁
来到“朱氏宗祠”。这是由一组三进院落组成,分别为华堂、享堂和祭堂。
在华堂的前面有一水池称为“小鹅湖”,在湖周围的石板上刻有24幅诗词书画和精美浮雕。
隔池建有卷棚顶华堂一座,廊檐宽敞,用作观戏看台。我们四个人坐在这里吃荔枝,休息了很长时间。
壁上写有《朱子家训》
华堂后为享堂和祭堂
池前建有一座玲珑奇巧的水上戏台。水上戏台是朱家花园中最能体现府第气派和华丽的建筑,三开间,两侧有耳房,用作化妆室和道具室。台口呈八字形,延伸于池上,以四根石柱虚悬在水中。小鹅湖的池水有扩音及灭火的作用。
小鹅湖前石栏板均雕刻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和诗文,其体裁广泛,内容丰富。
石柱上有瑞兽石雕,托举着木柱,第一次见到这种款式的。
整座宗祠台榭参差,花木掩映,被称为“园中之园”。
重新回到“花厅”。花厅为五开卷棚屋顶,是朱氏族人昔日休闲娱乐、接待宾客的场所。花厅的南门楣上悬挂有一块“中将第”的匾额, 皆因辛亥革命时期房主朱朝瑛领导临安起义,功绩卓著,被云南军政府都督蔡锷授予“中将”衔。
花厅外是花园,面积超级大。
花园内长廊、假山,亭子和香榭一应俱全。
与宅院相比,花园设计逊色了许多,所有景物一眼看尽,缺乏韵味,不知是不是新建的。
部分文字介绍摘自景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