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的古巷是本浸了水的线装书。推开斑驳的木门,天井里的石榴树正滴着夜雨,墙根的水缸映着 “溱湖八景” 的砖雕。老人们坐在竹椅上剥菱角,说这里的巷子 “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全因地下暗渠与溱湖连通,是古人治水的智慧。
乘舟入湖时,水色会随天光渐变。晨光里是蛋清色,正午成了翡翠绿,暮色中又染成琥珀黄。渔网出水的瞬间最动人,银鳞闪烁如碎星,船板上的河蚌正慢慢张开,吐着带着泥沙的泡泡。
这份鲜活,在陇南徽县化作另一种醇厚。西汉酒乡的窖池里,高粱与泉水正进行着千年的对话。嘉陵江的水 “冬暖夏凉”,酿出的酒自带清冽骨相。当溱潼的醉蟹遇上陇南徽县的佳酿金徽酒,湖鲜的腴美与酒液的绵甜在喉间交织,落口甜、入喉顺、散酒快,竟生出 “水底月是天上月” 的恍惚。
其实清凉从不是单一面貌:溱潼的凉在水波里,徽县的凉在酒韵中,当乌篷船的橹声撞上酒坊的酒旗,便有了跨越山河的共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