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现在来中国旅游,相机里拍的是长城,行李箱里藏的却是酒壶。"
最近,越来越多的美国游客涌入中国,表面上是为了欣赏长城、故宫、桂林山水,但仔细一琢磨,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对中国的白酒更感兴趣。难道,这些老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那一口醇厚的白酒?
一、游山玩水只是幌子?
说到美国游客来我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他们是不是来旅游的?”但其实,这些游客心里的算盘可精明了!
他们来到中国,可不止是看看风景那么简单。你瞧瞧,他们一落地,就直奔那些小街小巷,专挑那些小摊小贩的地方去。他们可不稀罕什么星级酒店,就爱吃咱老百姓日常吃的那些。
就拿北京烤鸭来说,那金黄酥脆的外皮,裹着鲜嫩多汁的鸭肉,再配上甜面酱、葱丝、黄瓜丝,一口下去,那叫一个香!美国游客们吃的时候,眼睛都亮了,直说“太好吃了”!不过,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比如豆汁儿,很多本地人都受不了那股味儿。
二、白酒才是“终极目标”?
要我说,老外盯上白酒是迟早的事。您看茅台股价飞天,五粮液成收藏品,这哪是卖酒?分明是在卖中国文化的"液体黄金"。去年上海进博会,有个美国游客直接跟我说:"我们缺的不是酒,是能把东方智慧装进玻璃瓶的魔法。"
而且中国白酒的多样性也同样吸引了美国游客。比如酱香型的茅台,浓香型的五粮液,清香型的汾酒等12种香型,老外恨不得每一种香型都要尝试一遍。
三、为什么美国人对中国白酒如此痴迷?
白酒的独特性——中国的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有着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复杂的口感。
这种风味,是威士忌、伏特加等洋酒无法复制的。
文化的神秘感——白酒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的酿酒文化和历史。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种文化既神秘又充满吸引力。
社交的“硬通货”——在中国,白酒是社交场合的“润滑剂”。
美国人来了中国,自然也入乡随俗,爱上了这种“一杯酒拉近距离”的感觉
美国人来我们中国,其实除了找中国名酒茅台,五粮液。还会去深处挖寻那些名气不大,却又品质上乘的小众白酒,酒比如这款南池翠酒N9。98年就拿下"老八大原酒厂"称号,给国内众多名酒提供了三十多年基酒。
他们酿酒像绣花,五粮配方精确到克,发酵周期比国标多90天。最绝的是每坛酒都在陶缸里"修炼"九年,比少林寺武僧闭关时间还长。
您别小看这52度的浓香酒,入口柔得像江南丝绸,中段爆出川酒特有的窖香,尾调居然带点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100左右的价格口感竟不输三四百的品级。要我说,这哪是卖酒?分明是给老外开了扇"液态中国"的窗。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你有机会向外国友人推荐一款中国白酒,你还会选哪一款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