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成都金堂县的三学山户外徒步异常火爆,不少人驱车一百多两百公里专程前往。三学山山紧邻金堂山,位于金堂县城旁,不仅有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厚重的人文历史。在不到一公里的三学山中就有四座千年古寺,今天我就与大家去其中的一座寺庙-开照寺。
开照寺,始建于齐、梁年间(约公元479年至50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三学寺的前庵(钱庵),所以当地人又称寺庙叫前庙。开照寺的延续也是一波三折,明朝末年被毁,清朝康熙年间重建。1993年,开照寺又进行恢复重建,直至现在。虽然开照寺较为冷门,但寺内却别有洞天。
从金堂县城可开车可直接到达寺庙,也可从三学山下走登山步行道前往。这里的登山步道是徒步爱好者热衷的目的地,沿途植被茂密,风景秀丽,非常迷人,海拔在800米左右,登山道全是石梯,坡度较陡。
快到开照寺的山坡中,茂密的灌木丛下,这里隐藏有一座经幢。经幢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约600年历史,底部为须弥座,整体高6.5米,六角形,上面刻有楷书佛经,造型优美,刻工精美,保存完好。经幢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佛教文化保留形式,在一些著名的佛龛石窟中,都能见到。
经幢
石梯上来不远,便是开照寺停车场和山门,山门牌坊非常有特色,古色古香,给人以庄严。牌坊雕刻精美,从花鸟鱼虫到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惊叹不已。翠柏掩映之下,古朴的寺庙依山而建。
走过山门,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寺内古木参天,这些古树的枝干粗壮、苍劲,500多年的樟树,枝叶繁茂,将寺庙殿堂掩映得严严实实。星光点点的光斑洒落在地上,为寺庙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寺庙建筑布局呈中轴线堆成,石梯两旁,药师殿、地藏殿层叠而上,从不同角度看寺种建筑,处处都充满美感。
石阶上端的门楼,给人以威严感,这里是弥勒殿,一块“皆大欢喜”的匾额非常有意思,整栋大殿为全木制结构。寺庙的建筑沿山势而建,有十重殿宇之多,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地藏殿、状元殿、千佛殿、藏经楼、大悲阁、念佛堂、钟鼓等,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观音殿内有514尊罗汉雕塑像非常吸引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3D状立挂于墙壁上,显示了民间老艺人的精湛技艺。钟楼上,还保存着康熙五十八年铸造的大铁钟,非常有价值,也是金堂县仅存的两口古钟之一。不起眼的角落处“龟鹤齐寿”四个大字,拓自于李八百修练的“八百洞”侧的石壁。
寺庙后院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露天金佛塑像,金光闪闪,气势磅礴,是成都市境内最大的露天金佛雕塑像。大佛高达20米,庄严,面容慈祥,俯瞰世间万物,是寺院的地标。现在的开照寺,规模宏大,已恢复至盛时光景。
开照寺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金堂县有三位读书人来金堂山许愿赶考,高中后,捐钱修建了三座寺庙(上寺、中寺、下寺),钱仍未用完,人们又将余钱的一部分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为三学寺的前寺(又说是钱寺),就是现在的开照寺。
漫步寺庙中,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祥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只有清脆的鸟鸣声和禅意缭绕。一声声钟响,平复着人们的心灵,去除杂念,瞬间会让人沉浸在平静之中。
【旅行攻略】
地址:成都市金堂县栖贤街道三学山开照寺;
门票:免费;
自交:导航“金堂县开照寺”,车可直接开到寺前,停车免费;
公共交通:成都地铁8号线,同乐站A1口出,龙潭寺北站乘坐金堂901路,金堂客运站乘坐金堂2路公交,四川锅炉厂站,后步行上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