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两年开通25条“宝宝巴士”,济南公交的“经济账”和“服务经”
邂逅一城浪漫与美好 这个春天,总要来趟济南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首座大型城市公园——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博览园)再迎新进展。近日,记者探访该项目获悉,鹊华中和苑、泉韵水坊、齐风坊、鲁韵坊、泉城名士坊都在加快建设,有的项目已雏形初现,预计7月这些项目将达到开园条件。
未来,在这里将呈现北派园林的诗情画意。济南黄河北岸新城一个生态文化新地标正崛起。
鹊山生态文化区鸟瞰图
数千人日夜赶工博览园正崛起
21日上午,在齐风坊、鲁韵坊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开展地下结构施工,整个建筑即将冲出正负零。不远处的鹊华中和苑,钢结构主体结构矗立,施工人员正驾驶吊车进行钢结构吊装。相邻的泉韵水坊建设现场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多个建筑主体结构已封顶,仿古建筑错落有致,形象初现。
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正加快建设
记者从建设现场了解到,作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率先开工的项目,上述项目春节期间也未停工。如今,数千名工人日夜交替作业,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
从地理位置看,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地处起步区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位于泉城特色风貌带城市南北中轴线上,北临黄河大道,南靠张公柳大街,东依鹊华东路,西接鹊华西路,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北派园林济南样本。
按照规划,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既规划有文化、旅游、住宅项目,也布局园林、景观、水系等生态项目,可谓生态文化综合体。
齐风鲁韵坊正加快建设
就空间布局而言,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将构建“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结构。“一轴”即人民绿轴,“一塔”即电视塔,“三馆”即博物馆、科技馆、鹊华中和苑,“三区”即园博休闲区、公园生境区、活力配套区。同时,布局16市展园。
鹊华中和苑正加快建设
其中,济南园将打造泉韵水坊、泉城名士坊等建筑,主题为“齐鲁礼韵 泉城新园”,设计理念传承济南泉城共生的独特地域文化,提炼《鹊华秋色图》的济南印象,形成“一池三岛山水环绕”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整体为塔、阁、台、桥等端庄中正的传统美学和礼制,展现独特的济南建筑和园林新貌。
目前,电视塔、博物馆等地标建筑正加快推进,鹊华中和苑以及济南园将率先展形象。
进度条持续刷新 7月将达到开园条件
作为起步区重要的文化地标,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备受重视,建设进度不断刷新。置身该项目建设现场,人机协同作业的场景映入眼帘。
鹊华中和苑主展馆效果图
谈及建设理念,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中建八局(一标段)项目总工陈斌告诉记者,鹊华中和苑建筑平面采用大空间布局,将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综合体;齐风坊汲取泉韵济南、鹊华秋色的文化意象,将结合建设用地的景观定位,展现山水—台地的特征与人文特质;鲁韵坊将结合《鹊华秋色图》,以中轴对称呈现建筑的稳重、秩序和典雅,以庭院围合、递进以及灵活多变体现出鲁式建筑的实用性、适应性和秩序性;泉城名士坊,建筑形态从泰山连绵起伏的山势吸取灵感,将形成连续的坡屋面,将古典建筑以现代手法加以呈现。
齐风鲁韵坊鸟瞰效果图
“鹊华中和苑最大的特点是大弧度的玻璃采光屋面,可保证室内充足的采光率,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80%;齐风坊建筑整体为钢框架结构,地下结构已施工完成30%;鲁韵坊建筑外立面均为清水混凝土结构,地下结构已施工完成35%;泉城名士坊多为仿古建筑,地下结构施工完成30%。”陈斌介绍。
泉韵水街效果图
泉城名仕坊局部效果图
据起步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将达到开园条件。该项目为起步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田园城市的重要载体,是打造“无界园博”“永续园博”的重要载体,也是济南保护传承弘扬济水—黄河文化的重要体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济南黄河北岸新城的生态文化新地标。(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