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先点个赞,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你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创作!
文|时光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法国姑娘玛丽出生富贵,从小聪明自信,活泼开朗,妥妥的人生赢家。
然而自小在法国过着富贵安逸生活的她,去中国旅游几天,回国后竟哭了5天,她坦言:法国和中国的差距一目了然。
01
玛丽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知名律师,母亲则是一名艺术策展人。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自小便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生活富足无忧。
她的童年几乎是在各种旅行中度过的。她跟随父母游历过欧洲的许多国家,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英国的大本钟、瑞士的雪山、德国的黑森林……这些地方的美景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中,也让她对世界充满了向往。
父母从小便告诉她:“世界是广阔的,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该只满足于眼前的风景。” 这一句话深深影响了她,使她比同龄人更具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校里,玛丽是那个最耀眼的女孩。她聪明、自信、优雅,学习成绩优异,尤其在语言学习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她都能迅速掌握,每次课堂上,她都能轻松应对老师的提问。
她的语言能力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赞不绝口,甚至有教授称赞她是“天生的外交官”。
然而,这样的玛丽却始终感到有些不满足。她发现,尽管她去过很多欧洲国家,但这个世界远不止于此。她对那些未曾涉足的国度充满了无限幻想,尤其是东方的中国、日本、印度,这些带着神秘色彩的国家,更是让她心生向往。
中国,尤其吸引她的注意。她在电视纪录片里看到过中国壮观的长城、繁华的上海、古老的紫禁城,还听说过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她对于这个历史悠久、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在这个东方大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真的如欧洲媒体所说的那样传统又封闭吗?
02
正是这种好奇心,让玛丽在大学时选修了中文。她想要亲自了解这个国家,而不是仅仅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去拼凑想象中的中国。她坚信,只有真正去过,才有资格评判一个国家的好与坏。
她对汉字的独特构造感到惊奇,对中国的诗词歌赋充满敬意。一次偶然的课堂讨论中,她认识了王强,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王强性格稳重,幽默风趣,中文课上他经常帮助玛丽纠正发音,还带她去品尝正宗的中餐。从最初的朋友,到后来的情侣,一切都水到渠成。
在校园里,玛丽经常听王强讲述中国的故事。他说成都的火锅辣得过瘾,北京的故宫气势磅礴,杭州的西湖如诗如画……她听得入迷,越来越向往那个东方国度。
“等毕业后,我一定要去中国看看!”玛丽无数次这样告诉自己。
终于,大学毕业后,她决定付诸行动。在详细规划了行程后,她兴奋地整理行李,满心期待地踏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03
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玛丽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透过舷窗望着外面的天空,她想象着即将到来的旅程——热闹的街市、古老的建筑、香气四溢的美食,还有王强曾无数次向她描绘的繁华都市。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时,她的心跳加快了。
走出舱门,一股湿润而温暖的空气迎面而来,带着一丝淡淡的辛辣气息,仿佛空气中都飘散着火锅的香味。
她四处张望,机场宽敞明亮,现代化的设施让她惊讶不已——这里的干净整洁程度远超她的想象,甚至比她去过的欧洲许多机场都要更井然有序。自动通关系统的高效运作让她倍感便利,短短几分钟,她就顺利完成入境。
王强早已在到达口等候,见到玛丽的第一刻,他笑着递上一杯现磨豆浆:“欢迎来到中国,先尝尝这个!”
玛丽接过来,喝了一口,温热的豆浆带着天然的豆香,口感丝滑细腻,与她在法国超市里买到的速溶豆浆粉完全不同。这种微妙的不同,让她隐隐意识到,接下来的旅程,或许会颠覆她的许多固有认知。
他们直奔成都最著名的小吃街——宽窄巷子。夜幕降临,巷子里的红灯笼亮起,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化的霓虹交相辉映,街道上人潮涌动,却并不显得拥挤混乱。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热辣的火锅、酥脆的炸酱面、香甜的糖油果子……玛丽的眼睛亮了起来,这简直是个“味觉天堂”!
在王强的推荐下,她尝试了正宗的四川火锅。当红油滚滚的锅底端上桌,浓郁的麻辣香气直冲鼻腔,玛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她夹起一片牛肉,蘸了蘸油碟,战战兢兢地送入口中。刹那间,麻、辣、香、鲜交织在舌尖,她的味蕾被前所未有的刺激点燃。
“天哪!这也太好吃了!” 玛丽惊呼,鼻尖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王强哈哈大笑:“还可以吧?这才是地道的四川味道!”
随后,他们前往天津了。站在海河边,玛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街道整洁宽敞,沿河的建筑别具一格,复古的欧式风格与现代化高楼交错相融,别有一番风情。
更令她惊讶的是,无论走到哪里,街道上几乎没有垃圾,甚至连一片随意丢弃的纸屑都难以找到。
她回忆起巴黎,自己每天出门都要小心避开街角的垃圾袋,甚至在地铁站里常常能闻到刺鼻的尿骚味。相比之下,中国的街道简直干净得不像话!
“这里比巴黎还要整洁!” 玛丽忍不住感叹道。
王强笑了笑,说道:“这几年,中国的环境治理一直在不断加强,而且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高了。”
中国的生活便利程度超乎她的想象。
在天津的一家奶茶店里,玛丽看到每个人付款时都熟练地掏出手机,扫码支付,仅仅几秒钟就完成了交易。而当她拿出信用卡准备付款时,店员竟然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不好意思,我们不收信用卡哦,可以扫码支付吗?”
王强赶紧帮她用自己的手机支付,随后向她解释:“在中国,现在几乎所有消费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现金和信用卡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玛丽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在法国,很多商店依旧主要使用现金交易,而信用卡支付也并不总是那么顺畅。而在中国,居然连路边的小摊贩都能用二维码收款?
不仅如此,中国的外卖速度之快也让她叹为观止。他们晚上回到酒店,玛丽想着试试中国的外卖系统,于是用王强的手机点了一份烧烤。
结果,不到二十分钟,热腾腾的烤串就被送到了酒店门口!而在法国,她曾经点过一次披萨,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才送到,而且服务态度还相当冷淡。
“难以置信……” 玛丽感叹道,“法国人总以为中国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但事实上,这里的生活方式已经比我们先进太多了。”
让玛丽最意外的,还是中国的安全感。
一天晚上,他们在天津的五大道散步。街头依旧热闹,年轻人围坐在路边聊天,有人在广场上跳舞,甚至还有许多独自一人出门的女孩。玛丽忍不住问:“这么晚了,难道不危险吗?”
王强笑着摇头:“在中国,夜晚也很安全。你随便在大街上走都没问题。”
玛丽半信半疑,但她看到许多女性游客悠闲地走在街上,甚至还有年轻女孩独自骑着共享单车回家,心里的疑虑慢慢散去。
她想到巴黎,天黑后,自己绝不会独自出门,哪怕只是走几条街道都需要警惕四周,以免遭遇抢劫或袭击。而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夜晚的中国,仿佛比白天更有魅力。
短短几天的时间,玛丽的三观已经开始发生动摇。她原以为自己对中国有所了解,可现实却远比她想象的更令人惊喜。
她爱上了这里的食物、街道、便利的生活方式,甚至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独特的温暖气息。
她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趟旅程,将彻底改变她对世界的认知。
04
旅行结束后,玛丽依依不舍地踏上返回法国的航班。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心里竟有些失落,回忆着在中国的点点滴滴——美食、干净的街道、便利的支付方式,还有夜晚令人安心的街道。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深深喜欢上了那里。
然而,当飞机降落在巴黎,她的失落感变成了强烈的落差。走进地铁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角落里是随意丢弃的垃圾袋,甚至有流浪汉蜷缩在角落里取暖。
她皱起眉头,想起中国干净整洁的街道、现代化的机场,以及地铁里秩序井然的乘客。
回到家后,她试着适应法国的生活,可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顺利。她想点一杯奶茶外卖,发现法国的外卖不仅慢,还经常送错;她去商店购物,发现很多地方仍然只收现金,而在中国,一部手机几乎可以完成所有交易。
更让她不安的是夜晚的街道——在中国,她可以毫无顾虑地走在路上,而在巴黎,夜幕降临后,她不得不时刻警惕四周,生怕遭遇抢劫或骚扰。
她的朋友们对她的情绪变化感到疑惑,有人问她:“中国真的有那么好吗?” 玛丽坚定地点头:“不仅好,而且比你们想象得更好。”
整整五天,她沉浸在对中国的怀念中,甚至忍不住落泪。但她不是悲伤,而是意识到,她已经无法忽视心中的答案——她想回到中国。
于是,她开始学习更深入的中文,寻找中国的工作机会,并计划着下一次的旅程。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而是一场心灵的蜕变。” 她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目光地望向东方。
中国,等我回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评论,一起交流观点,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