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大海,挺拔巍峨的大山,是茂名向全国各地游客发出邀请的金招牌。在茂名文旅产业的未来谋划中,包括中国第一滩、晏镜岭在内的滨海景观带被反复提及,山海全域、四季全季、文旅融合成为旅游发展关键词,“农旅+”“研学+”“体育+”等新业态延伸出“旅游+”的发展新趋势。
茂名新城拥江揽海、环山畔湾,南海岛旖旎风光、特色文化,每年引数百万游客倾慕而来。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南海岛累计接待游客51.33万人次,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疍家墟塘霞俚街熙来攘往,打铁花、火壶、醒狮巡游等各种非遗表演轮番上阵,新春民俗演艺精彩纷呈,国潮音乐节、唐宋集市带来沉浸式的游玩体验,不仅满足游客多样的游玩需求,也提升了南海岛文旅市场的吸引力。
近年来,茂名新城聚焦“全域皆景、四季可游”,串联“山海城乡”,融合“农文体旅”,打造高铁入茂“第一印象区”、滨海文旅康养度假胜地,旅游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水清沙白的中国第一滩,是茂名标志性景区。
山海联动
构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发展格局
茂名新城聚焦“把一流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一流的旅游产品”,编制《南海旅游岛概念规划》《袂花江“一江两岸三带”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系统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一湾、一滩、一岭、一线、一江、一河、一站、一中心”(水东湾、一滩、晏镜岭、两点一线、袂花江、共青河、高铁南站、奥体中心)串珠成链、全域联动,实现春赏花、夏赶海、秋登山、冬康养四季宜居宜业宜游,构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文旅发展格局。
26平方公里的南海岛,是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的集中承载区和打造中国南方文旅康养度假基地的主要平台,也赋予茂名新城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优势。水清沙白的“中国第一滩”、状如巨舰迎风冲出南海的晏镜岭,还有千帆晚归风景秀美的童子湾,点缀着180多公里的茂名海岸线,让游客流连忘返。
千帆停泊的童子湾,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取材打卡地。
外海、内湾、银滩、森林、湿地、河流、山峰、云霞等八大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之间,南海岛构建了中国第一滩、晏镜岭、水东湾海洋公园、歌美海公园、虎头山“五景抱岛”全域旅游格局,打造了一滩到晏镜岭“两点一线”黄金海岸线。
疍家墟传递俚人文化、疍家文化、墟日文化的烟火气息。谯国夫人影视基地打造仿如隋唐时代繁华街市的古建筑群。“渔文商旅”融合发展,围绕勤海、麻元头等渔村建设的滨海乡村旅游示范带逐渐成形。婚庆、摄影产业加速发展,加快打造蜜月旅游胜地、婚纱摄影基地及疍家文化拍摄基地。万寿口湿地公园房车、面包车整齐排列,越冬过年的“候鸟族”每年如约而至。网酒店、遇见·海、一号民宿等中高端民宿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歌美海景区、海岸带综合示范区、欢乐海岸、海岛艺术中心等项目正陆续建成。
落笔碧海银滩绿林,向海而兴的发展篇章延伸开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聚集而来。
南海岛旅游人数逐年攀升,游客量从2018年的430万人次增长至目前的年均约600万人次,每年超30万人次开展研学活动,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近485万人次。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东华能源总部、华侨城集团滨海文旅、虎头山度假村等一批重大项目进驻,推动了临港商贸、总部经济及滨海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虎头山度假村意向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建成不仅将显著提升南海岛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满足市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融合拍摄、演艺、文创于一体的谯国夫人影视城,是茂名文旅新地标。
生态优先
绘好生态宜居城市新图景
茂名新城抢抓今年广湛高铁开通和2026年省运会举办“两大机遇”,把生态“缝城”作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谋划“由江到湾、一脉四园”的大型公园体系(打通袂花江到水东湾的水脉,构建袂花江“一江两岸”景观,以袂花江生态公园为起点,沿共青河生态湿地公园、寨头河公园,最终到达环湾湿地公园),加快建设中央水体公园,扎实推进茂名北热带植物园、歌美海体育公园,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脉,以多条蓝绿廊道枝状渗透撑起山水环绕、绿廊穿城的现代滨海旅游休闲景观,让生态廊道、滨海碧道、城市绿道各美其美。
去年6月,广东省202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中国第一滩举行,同时配套开展海洋知识和生态文明科普宣传、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等活动。活动选址于此,一大原因是当地持续建设修复水东湾海岸带保护和利用综合示范区,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海岸带防护、海洋固碳等方面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使得岸线功能和生态环境迅速恢复,实现从荒滩到“美丽海湾”的绿色蝶变。
“海岸卫士”红树林。
海洋禀赋既是滨海旅游立身之本,也是民生之重。文旅产业兴旺的表象背后,往往是看不见的生态基底好。
与此同时,茂名新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水质净化厂和污水主管68公里,协助建设城镇支次管网117公里,覆盖22个社区约70平方公里,惠及11万多居民;完成32个入海排污口及8000多亩养殖塘整治,化解多年积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歌美海潮汐通道贯通、万寿口生态湿地等工程陆续动工,生态成效显著。2023年9月,水东湾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项目以高分通过省验收,并于2024年入选全国十二个典型案例公示。2021—2024年,新城近岸海域国控水质检测点春季水质类别连续4年达标,且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制定绿美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五边”“四旁”见缝插绿,绘就“一城繁华半城绿”的城市印象。2024年累计植树4.4万棵,助力打造最美滨海马拉松赛道。
白鹭在海边栖息、觅食。
深度融合
“旅游+”创新赋能特色文旅产业
2025年1月,茂名马拉松又一次在中国第一滩鸣枪起跑,成千上万名跑友迎着柔煦的海风跑进南海岛如诗如画般的滨海赛道,穿梭于海景、长滩、绿林、沙白之间,领略中国第一滩、海洋公园、疍家墟、水东湾大桥等多处地标景点和建筑独特的风情魅力,体验“好心之城”所释放的满满诚意与热情。
跟着赛事去旅行,实际上就是文旅融合推进过程中,以“旅游+体育”延伸文旅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让赛事“流量”变为发展特色文旅的“能量”。
放大赛事赋能、办会兴城的效应,茂名新城近年来圆满承接三届茂名全民徒步节、田协A1类马拉松、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两次万人音乐节、非遗展示等演出活动,两届“大美南海岛”全国摄影大展等摄影活动,通过赛事活动“永不落幕”实现宣传造势“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茂名新城紧抓2026年省运会在茂名举办的巨大机遇,融合荔枝文化、海洋文化和好心文化建设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彰显现代化城市发展最新成果,打造茂名城市新地标。
南海岛绿美马拉松赛道。
布局“旅游+文化”,茂名新城深度挖掘冼夫人文化、疍家文化、渔商文化以及茂名特色“墟文化”,完成晏镜疍家墟23项提升行动,打造“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样本。在一砖一瓦串联起的历史文化印记加持下,疍家墟入选广东省2024年“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点,谯国夫人影视城破圈引客催热“国风经济”,晏镜社区获评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2024年,接待游客达98万人,同比增长18.59%。
探索“旅游+交通”,茂名新城衔接广湛高铁茂名南站、湛江吴川国际机场推进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道路工程,提升景区“可通达性”。同时,以滨海廊道为引线,串联滨海旅游景点,谋划建设虎头山度假村、碧海蓝天民宿集群、疍家渔邨,开拓街拍、剧本游、露营房车、低空飞行、非遗市集、国风国潮等休闲娱乐“新玩法”,打造南海岛15.4公里快旅慢游线。
推进“旅游+”融合创新,茂名新城正以“赏一城绿,看一湾海,共一片天”为主题,持续升级生态旅、文体游、滨海游、乡村游等产品,丰富首发经济、低空经济、露营、婚庆、街拍等场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南方+记者 邓建青 周梁
通讯员 杨夏 杨美蘅
【作者】 周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