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宁国市的江南龙门国际滑雪场迎来“开门红”,单日最高接待游客突破3000人次,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综合营收超1000万元。这座长三角地区新兴的滑雪胜地,凭借“冰雪+低空旅游+度假”的复合业态,成为宁国文旅产业从“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型的标杆,更以“一条路、一湾湖、一座城”的空间布局,绘就全域旅游的“四季长卷”。
冰雪破题:从冬季限定到全季联动
天目山海拔千米的天然地形与现代化造雪设备的结合,让江南龙门国际滑雪场成为长三角游客的“冰雪乐园”。滑雪场设有初、中级雪道,配套专业滑雪教学和雪具租赁服务,更创新推出“直升机滑雪体验”,游客可乘直升机俯瞰雪岭风光,再降落至雪道开启滑雪之旅。这一“冰雪+低空旅游”的特色产品,将单一运动场景升级为集冒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消费新模式。
据宁国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冰雪经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全域旅游链的关键一环。通过串联周边景区,当地已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露营、冬滑雪”的四季主题产品。2025年,滑雪场还将启动观光索道、星空营地等项目建设,并与徒步、骑行赛事联动,推动“体旅融合”向纵深发展。
自驾串联:风景道激活“山水经济”
冰雪之外,一条贯穿宁国市全境的全域自驾风景道正成为长三角自驾越野圈的“顶流IP”。通过整合“皖南川藏线”与“皖南青藏线”两条经典线路,实施“两线并一线”,该市打造出全长240余公里的全域自驾大环线,串联18个乡镇(街道)的青龙湖、西津野渡、红杉林、夏霖、河沥溪老街等自然与人文景观。2024年,“皖南川藏线”累计进出车辆超240万车次,接待游客达840万人次,带动沿线民宿、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5%。
为提升体验,宁国市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新建观景台26处、旅游驿站15座、直升机停机坪3个,并增设停车位1200余个。同时,“以赛促游”策略成效显著,“皖美山水”骑行赛、桨板摄影挑战赛等12项年度赛事,将自驾风景道变为“流动的赛场”。
康养赋能:山水之间书写“诗与远方”
在“快旅慢游”趋势下,宁国市瞄准休闲康养市场,以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建成欢乐水世界、环湖生态步道等康养项目,吸引长三角城市群游客。20家余网红露营地通过“露营+”模式打开年轻市场,“竹蜻蜓美学营地”推出非遗手作研学课程,“方塘星空露营”打造“咖啡+观星”夜间经济,春节假期露营预订率超90%。“云深不知处”“杉顶见”等30余家“村咖”形成品牌集群效应,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实体空间载体,也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新型连接点。
据统计,90后主理人占比达80%以上,通过盘活闲置农舍、融合现代美学的运营模式,推动本地山核桃、茶叶等农产品销售增长30%,实现了人才回流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文化铸魂:非遗构建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宁国市以“活态传承+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沉浸式消费动能,形成“非遗展演+手作体验+主题消费”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活态传承焕发非遗魅力,打造多维体验空间。畲族婚嫁表演以“拦门礼”“对歌迎亲”等互动环节重构婚俗仪式,日均演出3场次,游客可参与角色扮演,沉浸式感受畲族文化风情;皖南花鼓戏推出亲子互动剧场,吸引家庭亲子游客广泛参与;河沥溪老街运用数字光影技术重现百年灯彩盛景,同步推出“灯谜竞猜”“非遗市集”等夜间活动,单日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此外,甲路竹马灯巡游、千年龙窑技艺、红曲酒酿造等广泛融入游客体验全过程,有力带动相关非遗文创产品销售。
通过冰雪经济撬动、自驾线路引流、康养体验留客,宁国市正从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下一步,该市将依托“皖南川藏线”整体提升、青龙湾EOD、江南龙门国际滑雪场、希尔顿花园酒店、河沥溪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加力开发低空飞行观光、冰雪主题度假等新业态,打造长三角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宁国样本”。(李庆华 何仙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