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政府外事办、省文联、合肥市等多个部门、地区联合主办,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省暨合肥市春节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精心策划惠民演出盛宴,黄梅戏、徽剧、庐剧等精彩剧目轮番登台,隆重推出春节期间安徽文旅活动指南,发布一系列精品文旅线路,诚邀游客共享文化之旅,热闹举办文化市集,图书、美食、非遗、文创以及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吸引大批群众欣然赴约……各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彩活动让全省人民充分享受到宣传文化艺术旅游深度融合的红利,呈现一场兼具“烟火气”“文化味”的春节盛会。
擦亮“金名片”
彰显安徽文化魅力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1月26日晚,安徽大剧院观众座无虚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领衔,唱响经典剧目《女驸马》,众多戏迷不禁跟着敲打节拍、轻声吟唱,偌大剧场一片喜庆景象,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由此开启。
“过新年、看大戏,向来是各地群众欢度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多年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坚持春节演出不打烊,为广大戏迷奉献年味十足的新春礼物。”韩再芬介绍,在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中,剧院呈现《女驸马》《罗帕记》《春江月》三部大戏,陪伴戏迷观众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
名家新秀次第登台,大戏好剧集结贺岁。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汇聚省市县三级主力院团,荟萃12场精彩纷呈演出,既有黄梅戏《天仙配》等经典剧目,又有话剧《炉火照天地》、黄梅戏《红楼梦》等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的剧目,还有徽剧《白蛇传》、庐剧《梁祝》等复排剧目以及黄梅戏《张恨水》等新创剧目以及优秀曲艺节目。活动期间,近8400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创排的黄梅戏《费姐》首次登上省城舞台,剧团演员曹明霞既感到激动,又倍受鼓舞。“这次活动为我们县级剧团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剧场不时响起的掌声、笑声,证明我们的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曹明霞表示,她将精益求精地刻画角色,让好作品抓住更多戏迷观众,不断擦亮黄梅戏这张安徽文化“金名片”。
打好“组合拳”
构建立体融合格局
书法家挥毫写春联、送福字,非遗传承人展示拿手绝活,新华书店、出版单位举办图书、文创产品惠民展销……从安徽大剧院到合肥大剧院,从安徽艺术剧场到严凤英剧场,每一场精彩演出前,“文化市集”热热闹闹开市,各市非遗、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与猜字谜、品元宵、舞狮等表演交相辉映,丰富了省城群众的节日市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马鞍山市花山剪纸、桃里竹雕等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安庆怀宁蓝莓、“有戏安庆”戏曲文创产品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合肥陶永祥炒货、詹记桃酥等特色美食汇聚一堂,吸引众多观众现场品尝、购买。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喜庆日子里,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献上诚意十足、琳琅满目的“文化年货”。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登上合肥逍遥津公园蘧庄戏台,为市民游客呈现地道的黄梅雅韵;各地新华书店举办蛋雕、面塑、鱼灯、拓印等非遗展示,开展猜灯谜、投壶、舞蛇灯、剪窗花等文化活动,邀请读者呼吸氤氲书香、品味传统年俗……“剧场+公共文化空间+文旅场景”立体化覆盖,宣传文化艺术旅游深度融合,“#好戏安徽”话题持续霸榜社交平台。据统计,全网话题浏览量超3386万人次,海外浏览量超15万人次。
“巳巳如意”新春新品展、“非遗贺新春”主题活动、“每日惊喜”读者回馈……春节期间,全省新华书店门店开展了3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市场企划部主任金岳晴说:“无论是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还是充满创意的文化体验,我们努力让读者在书店感受到别样的年味。”
在安徽,过一个“皖美”中国年!一批批外国友人走进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现场,亲身感受江淮春节的别样韵味。中国科技大学蒙古国留学生安娜第一次听到黄梅戏,便被悠扬婉转的旋律所吸引。安娜说:“黄梅戏演员服装很漂亮,唱腔很好听,他们的精彩表演传递出中国人的观念和思想,让我对中国文化理解更深了、对安徽文化的兴趣更浓了。”活动期间,众多外国友人到现场看戏,领略黄梅戏等传统戏剧的精湛表演,感受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释放“新动能”
推动文化惠民利民
“满200元减120元,一张前排票最贵才80元,真划算!”合肥市民刘盈盈抢到话剧《炉火照天地》的惠民票,带着家人一起体验现场观剧的互动感,沉浸式感受奋斗追梦的火热激情。
从惠民演出、文旅宣传、文化市集、惠民观影,到演出消费套票、精品剧(节)目线上展播、戏曲电影展映展播,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呈现七大板块精彩内容。其中,惠民演出采取财政补贴、企业让利等措施,最低票价仅需30元,并首次采取套票的形式,购买剧院门票可以同步享受景区套票、图书购买、电影票等优惠,实现“文化福利”的最大延展。
“曾经,春节是剧场演出‘淡季’。在惠民演出等措施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观众期待趁着长假,约上亲朋好友,坐在剧场听一场大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梅戏正在发力春节新市场,带领戏迷观众品味“好戏安徽”。
真金白银惠民生,文旅消费添动能。在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中,全省发放512万元观影优惠券,拉动消费6500余万元;皖新传媒推出“满减”优惠券,合肥“元·书局”日均客流量达3000人次以上;景区套票优惠酬宾,巢湖半汤、六安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铜陵犁桥水镇等景区人流涌动。
此外,展演剧目通过安徽卫视·ATV客户端、安徽卫视公众号矩阵、安徽文化云、安徽文旅公众号等同步直播,观众云端畅享文艺盛宴,线上观看人次达362万。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在各类短视频平台推出一大批演出的精彩瞬间和幕后花絮,增添安徽文化感染力,形成裂变传播效应,引来无数网友围观和热议,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事张美芳等点赞转发活动消息。
“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活动,拉开了‘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的序幕。”省委宣传部文艺一处(电影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围绕端午、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将持续开展戏剧展演、文旅市集、惠民观影等活动,打造“月月有戏、季季精彩”的文化消费场景,持续打响“好戏安徽”品牌。
来源:安徽日报、安徽文旅、中安在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