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的信宜窦州里文化创意街,空气中飘荡着榄核的清香与红色标语的墨香。
身着民国学生装的青年手持雕刻刀在榄核上刻画革命必胜,年轻的妈妈带着儿子在解谜板前破译“怀乡起义”密码,挎着单反相机的游客正在体验投掷榄核的情报传递……一场由红色历史与非遗榄雕交织的实景剧本游,将这里变成了穿越时空的文化剧场。
《怀乡起义·传递红色种子》剧本游活动主创合影。
这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与茂名文化企业、信宜榄雕非遗传承者等携手打造的一场公益性的非遗榄雕里的红色茂名——《怀乡起义·传递红色种子》剧本游活动。用年轻人热衷的剧本游打破传统红色教育刻板模式,使党史知识鲜活,同时巧妙融入信宜榄雕非遗,点燃了文化和传承的新活力。
文化地标变身红色剧场
沉浸式体验带动年轻人参与
当日,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历史氛围感拉满。身着民国学生装的青年结伴而行,三两成群。布置成联络点的角落里桌椅凌乱,文件散落,仿若刚历匆忙撤离,让参与者仿佛穿越回热血革命年代。
两两一组的玩家手里紧拽着自己的角色身份,不停奔跑在各个闯关区,通过层层解谜获取线索和积分。
玩家们拿着各自身份线索,准备闯关。
“恭喜你获得下一关线索,在这里你将获得榄雕一枚,你需要在榄雕上刻好需要传递的信息,才能获得积分和技能卡、线索卡。”在闯关区,NPC(引导玩家的工作人员)为玩家发布指令,引导着他们将剧情一步步向前推进。
有玩家率先完成任务,获得线索后正兴奋研讨时,突然剧情卡触发,人物身份反转,好人坏人难辨,悬念骤升,将现场体验感瞬间拉满……
游戏中,每个关卡的任务不同。李阳诗 摄
活动的故事背景怀乡起义发生于1927年12月广东信宜。当时中共信宜县委领导200多名农军,趁夜包围怀乡圩等地,建立苏维埃政权。4天后遭千余敌人镇压,虽最终失败,但它动摇了反动统治,在革命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玩家热情参与游戏。
“我们这个剧本游背景设定在‘怀乡起义’前,中共南路特委情报密码泄露,起义迫在眉睫,急需新信息传播途径。玩家要在模拟的危机情境下,与NPC互动套取信息,靠智慧、团队协作解谜,穿梭关卡找线索,保障起义信息传递,就像先辈在隐蔽战线斗争一样。”活动组织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非遗守护者团队负责人谈潮敏介绍,活动现场设置的10个沉浸式关卡,还巧妙融合了榄核雕刻、打孔、编织中国结、毛笔临摹等传统文化技艺与党史知识竞答、情报解密等红色元素,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辛,又能接触和了解到非遗和红色文化。
“原本只是带孩子来逛街,结果都被‘抓’进了游戏。”信宜市民陈女生笑着说,感觉活动很新奇,体验感很好,和孩子一起了解了信宜的历史和非遗手工,“如果以后还有类似活动,我们肯定报名,让孩子多了解传统文化与历史。”
玩家在玩“榄核投壶”游戏。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共有将近100人次参与活动,年龄跨度从10岁孩童到40岁成年人。主办方将活动开放时长设为8小时,其间不断有年轻人被这个“信宜专属”剧本游的魅力吸引,纷纷参与了这场“沉浸式冒险”。
高校+企业+非遗联动
打开文化传承新思路
这场融入文化与非遗的剧本游背后,是一场高校+企业+非遗传承的联动,创新非遗文化传承模式的生动实践。
茂名非遗守护者团队作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百千万工程”实践团队,将调查获得的史料转化为剧本故事载体;茂名觅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觅鹿文化”)运用多年剧本游行业经验,完善剧本、设计出包含跑团、阵营对抗等年轻化玩法;信宜榄雕非遗传承人曹峻林则把关文化细节,提供百余个榄核和雕刻工具,带动玩家体验非遗文化技艺。
闯关关卡里,随处可以榄雕作品展示。李阳诗 摄
当天,超八成参与者表示是首次接触“怀乡起义”历史和榄雕技艺,感觉与以往接触的历史文化形式十分不同。
“大家在闯关、解谜时都很认真,即使没闯完关,也会努力完成。这说明活动有吸引点,能让玩家沉浸其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二学生徐嘉盈,既是玩家也是这场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她说在游戏过程中能体验非遗技艺,还能通过查找线索、解谜等环节,深入了解相关历史故事,因此也对信宜文化和榄雕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玩家奔走在窦州里寻找关卡线索。
近年来,剧本游因剧情沉浸、富有趣味,广受年轻人喜爱。而主办方将非遗文化、红色历史与剧本游跨界融合,打造实景剧本游,搭配沉浸式游玩场景,那些岁月里的事件与传统物件仿佛立体了起来,鲜活地呈现在大众眼前,变得可知、可感、可触。
“实景剧本游在全国都较少见,相比传统室内剧本杀,这样的形式更丰富有趣,避免了单纯看书了解历史和非遗的枯燥感。”觅鹿文化公司负责人杨杰说,今后会继续专注挖掘茂名本土历史文化故事,继续创作出好的剧本和游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茂名文化。
玩家亲手体验榄核雕刻技艺。
玩家亲手体验榄核雕刻技艺。李阳诗 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姚国军教授表示:“希望借助年轻人对这种创新文化体验的热情,将学术研究与文化实践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平台,也为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跨界融合找到了新路径。”
玩家体验毛笔临摹。
“参与人数超出了我的预期,也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年轻人主动了解、接触榄雕。”曹峻林直言,这样的创新传承非遗和红色文化的方式给了他新的启发和思路,接下来他会继续配合打磨剧本,完善场景布景,希望未来能与怀乡起义馆合作,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信宜的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
撰文:李阳诗
摄影:李珍 蔡泽才(除署名外)
【作者】 李阳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