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京山,总有一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文峰公园。
这座融合了自然景致与人文关怀的城市绿洲,在2025年的初春,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市民踏青、健身、赏景的热门打卡地。
花海如潮,诗意栖居。
还未踏入公园,便被一片烂漫的花影吸引。
雨水之后,万物复苏,玉兰竟也早早地开了。草木萌动,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春天的公园长椅上长满了人儿。春风拂面,笑意上了眉梢。
黄宗全爷爷和丁玲生爷爷这对师徒,是文峰公园的常客。退休后,他们的生活也没闲下来,拉二胡,吹萨克斯,只要有空就来这老地方,约着奏上一曲,公园的春日序曲少不了他们的参与。
左为黄宗全 右为丁玲生
早春的花渐次盛开在公园的各个角落。梅香随风轻拂,枝头点点粉白与嫣红交织,随意走入其中,都能留下一张满意的春日打卡照。
如果说花海是文峰公园的“柔美外衣”,那么“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则是它的“硬核内核”。
作为“中国网球之乡”,京山的网球基因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漫步文峰公园,这座承载着京山网球历史与未来的地标,处处可见运动与生活的交融。
刚从内蒙古回来的陈一攸小朋友正和姥姥在公园打卡拍照,孩子妈妈说,一攸的姐姐小学三年级就被选为了网球小苗,妹妹现在虽然才上中班,但对网球非常感兴趣。
文峰公园的训练场内,拍球声此起彼伏。来自湖北省网球学校的学生正在这里上课。球场内,满是青春的气息。
作为全国唯一的公办网球学校,湖北省网球学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
来自辽宁丹东的席洪梅母女,就是被京山浓厚的网球氛围深深感染,是前来京山求学的众多家庭之一。
刚刚结束训练,场外等候多时的谢爷爷就递上了削好皮的苹果给他心爱的外孙魏佳成。
谢爷爷和我们介绍道,在当地财政支持下,建在单位和社区里的公共网球场越来越多。文峰公园里崭新的标准塑胶网球场,白天打球是免费的,只有早8点前和晚上需要灯光的时段是20元一小时,从市政小程序上就能预约。
文峰公园的蜕变,不仅是京山城市建设的缩影,更折射出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从赏花到健身,从静谧到喧闹,这里包容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市民,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客厅。(记者:罗悦 解宇蓝 刘依娜 李佳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