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华夏广袤无垠的版图之上,渭北高原仿若一条雄浑壮阔的巨龙,横卧大地,彰显着自然的磅礴伟力。而印台,恰似一颗镶嵌在这巨龙脊梁之上的夺目明珠,以其独有的风姿,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璀璨星空中熠熠生辉。微风轻柔拂过,这片629平方公里的土地便被烂漫繁花簇拥,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将印台的无限活力与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漆水河,作为印台当之无愧的母亲河,蜿蜒曲折长达百里,不舍昼夜地奔腾向前。它从唐王避暑的胜地玉华宫旁潺潺淌过,裹挟着松间清风的清爽凉意;又携着玄奘法师译注经文的无上智慧,悠悠一路向南。漆水的每一滴水珠,都如同润泽万物的甘霖,沁润着印台儿女的心田。它是印台历史与文化最忠实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眷恋。那潺潺流淌的河水,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令人不禁心生向往,沉醉于这历史的长河之中。
金锁关,以“金锁天堑,鹰鹞难飞”的险峻之势闻名遐迩,它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关中平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咽喉要道。站在金锁关前,往昔那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鲜活地跃然眼前。他们面对这巍峨高耸的关隘,有的肃然起敬,心中涌起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与历史厚重感的深深敬畏;有的则望而却步,感叹这天然险阻的难以逾越。这里松林茂密繁盛,层层枝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怪石嶙峋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猛兽伏地欲扑,宛如一座浑然天成的“石林”。同时,它还是一座天然的“药库”,各类珍稀草药隐匿于山林之间,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探寻。漫步在蜿蜒曲折的高山峡谷间,清新宜人的负氧离子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沉醉在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之中。
孟姜女祠,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绚丽霞光,带着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深深融入巍峨耸立的金山山麓。这里山势陡峭险峻,壁立千仞,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一道天堑;松涛阵阵,如同一首雄浑的交响曲,奏响在山林之间;满目翠绿,那是生命的颜色,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最美馈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穿越千年时空,感动了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也让这座祠成为了坚贞爱情的象征。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在此挥毫泼墨,抒发对爱情的无限感慨;无数少男少女慕名而来,被孟姜女的深情所深深打动。如今,姜女祠已华丽变身为渭北地区的爱情胜地和网红打卡地,每日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感受着爱情的伟大力量,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陈炉古镇,无疑是印台最具独特魅力的存在。这座历经千年炉火不熄的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被誉为东方陶瓷生产的活化石,在中外陶瓷史上创造了少有的奇迹。走进陈炉古镇,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陶瓷世界。这里的每一块瓷片、每一座陶炉,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诉说着古镇昔日的辉煌与传承。正如贾平凹先生所描绘的那般:“就这样层层叠起来,可谓人上有人,巷上有巷,墙壁是瓷的,台阶儿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瓷片儿竖着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陈炉陶瓷以其“精比琢玉,巧若范金”的精湛工艺闻名遐迩,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举目皆是风景,满街洋溢着温情,脚下踏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
站在陈炉之巅,极目眺望东北一隅,耸立的选煤楼和隆隆的机器声,夹杂着火车悠长的汽笛声,将人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王石凹煤矿,这座曾为国家建设立下赫赫战功的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成千上万的煤矿工人在这里挥洒着热血与汗水,甚至不惜付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的蓬勃兴起,王石凹煤矿已成功实现华丽转身,转型为具有三个世界之最的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煤矿工业遗址公园,有世界最长的由苏联援建的苏式单边楼,还有世界最深的竖井体验地。它正满怀期待地揭开神秘面纱,等待与世人惊艳相逢,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煤炭文化和矿工精神,将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永远传承下去。
印台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他们共同构成了印台深厚的人文底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怀着“人生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不把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瞑目”的坚定信念,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印台的发展事业,他的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印台人民前行的道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用他的才华和深情,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让印台的名字随着悠扬的旋律走进了千家万户。《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写作体验地——大牙湾煤矿,也承载着文学的梦想与奋斗的足迹,激励着无数文学爱好者在创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智取华山英雄路德才,在险峻的华山之巅,以无畏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印台人勇往直前,不惧困难;井勿幕作为辛亥革命的先驱,怀揣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毅然投身革命洪流,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印台人民的心中。
印台的支柱产业同样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苹果种植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蓬勃发展,果农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果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希望的田野。金秋时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印台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畅销全国各地,成为了印台走向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樱桃种植也逐渐形成规模,晶莹剔透的樱桃如玛瑙般点缀在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成为印台的又一张特色名片。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化的养殖模式确保了猪肉的高品质和高产量,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供应,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光伏产业的兴起,更是为印台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它们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不仅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了印台力量,还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让印台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印台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勇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陕西省首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落户印台,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动力,推动印台农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大步迈进;项目建设成效卓越,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印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引擎;印台区环保质量、断面水质、优良天数均居全省前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定不移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捷报频传,美丽乡村建设蒸蒸日上,新质生产力异军突起,210航天研究所、大匠农科、生态养殖、八方智果、绿色铸造、环保产业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印台非遗文化源远流长,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八阵鼓气势磅礴,那激昂的鼓点仿佛能穿越时空,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与力量;排灯舞龙舞狮热闹非凡,舞者们矫健的身姿和灵动的表演,展现出印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秧歌欢快喜庆,人们在欢快的节奏中载歌载舞,传递着幸福与喜悦;花式篮球展现青春活力,年轻的身影在球场上跳跃、奔跑,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威风锣鼓震撼人心,那震天的鼓声仿佛在诉说着印台的历史与荣耀;花式绳操灵动优美,舞者们手中的彩绳如灵动的彩带,在空中翩翩起舞;陶瓷技艺传承千年,每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印台千年的陶瓷文化;栗园夔鼓古朴厚重,那独特的韵律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这些非遗文化不仅是印台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印台独特的文化标识,它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印台、热爱印台。
今日印台,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蓬勃的发展活力;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既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又有辉煌灿烂的成就。站在新时代的潮头,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新思想为指引,勇担新使命,迸发新激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四个经济、四区建设、四个百亿和6+3产业链,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收官之战。让我们城乡齐心,干群同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印台的宏伟蓝图逐一变为现实,让印台之花永远盛开,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印台新篇章,我们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执着而勇敢地前行。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印台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续写属于这片土地的不朽传奇。(唐建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