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岁月的盛大开篇,也是万物萌发的季节。蛇年新春,我选择和孩子一起到上海博物馆观展,奔赴一场特别的文化之约。
踏入馆内,新春的热闹与浓厚的文化气息交融。“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人气依然坚挺,售票窗口早早挂起票已售罄的牌子。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今天的人去参观古埃及文明展,感受的是古埃及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对文明的敬重。
由于是带着孩子观展,一早就做好攻略的我首先去观看了“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珐琅精美的造型果然吸引小女孩的目光,整齐匀称的掐丝、润泽鲜明的色彩直至现在依然是一流的审美。而接下来参观的“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着实令人感慨,世界那么大,我们可以透过一场展览去看看,感受东西文化的交融、文明的交汇。我们在博物馆穿梭,似乎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徜徉。而当我带着孩子走进“灵影仙踪”蛇年迎春展,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灵影仙踪”据说是以“绿野仙踪”为灵感的。“蛇是一种非常灵动、可以蜕变的动物,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又非常具有神秘感,展览的英文名翻译过来就是‘像蛇一样滑入春天’。”展厅里,孩子紧紧拉着我的手,小脑袋不停地转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古老的龟甲,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先人的智慧。青铜器上蜿蜒的蛇纹,简洁而富有力量,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孩子不时发出惊叹,小小的手指着展品,迫不及待地问我各种问题,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而当“山海蛇行”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呈现时,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山海经》中的蛇文化,神秘而独特,夸父追日、相柳作乱、玄武镇守……一个个奇异的形象和传说扑面而来,深入人心。烛九阴,人面蛇身而赤,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孩子仰着头,听我讲述着这个神奇的故事,她不停地追问:“妈妈,烛九阴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她的眼中满是对神话世界的向往。吞象的巴蛇,三岁而出其骨,在孩子的想象中,一定是巨大而神秘的存在。伏羲和女娲,人首蛇身,这是孩子曾经了解的故事,但是当拓印的图像映入眼帘时,她还是感到震撼,说这和她的想象是不一样的。在观展的过程中,我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着每一个故事,感受蛇文化。看着她专注的眼神,我知道,文化的种子已经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种下。
走出博物馆,孩子兴奋地和我分享着观博感受,她说这是她度过的最特别的新春时光。寰宇东西,山海相会,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新的一年,春日草木,蓬勃生长;展翅飞鸟,自由翱翔。蛇年新春去博物馆旅游吧,不辜负美好的时光,感悟文化的相融并蓄,感受生活的温暖美好,在新的一年里,让文化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朵。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钱卫
来源:作者:王丽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